「……嘿,揚尼克。」

球場對面,傳來高文的聲音,辛納停下了腳步,抬頭望過去。

「暫時不要思考太多,我們先從底線擊球開始,如何?」

高文給出了一個提案,辛納懵懵懂懂地點點頭,然後就看到高文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示意保持專注。

辛納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緊張,卻沒有想到自己緊張到如此程度。

站在高文面前,辛納連續擊球下網,甚至就連最基礎的回合球都打不起來,整個練習都顯得非常破碎。

儘管周圍觀眾全部都在為辛納鼓掌加油,但辛納並沒有放鬆下來,因為他知道,他們只是在鼓勵孩子。Z.br>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辛納就是一個小朋友,而且瘦瘦弱弱,身型單薄,甚至就連擊球動作都顯得不夠穩定,只需要一場大風就可以將他吹倒;站在高文面前,沒有人對辛納懷抱期待,純粹就是娛樂。

可是,辛納並不這樣認為——

他希望自己能夠表現出色,畢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時候都有如此機會的。

不是為了得分或者其他什麼,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在偶像面前展現實力,並且以高文為目標繼續努力下去。

辛納並不滿意自己的表現。

顯然,高文也注意到了。

經過提醒,辛納低頭看了看手掌,這才注意到,掌心冒出一層薄薄的汗水。

呼。

深深地呼吸一口氣,然後再次吐出來,閉上眼睛回想高文剛剛的那句話:

專注。擊球。

因為肌肉僵硬大腦漿糊,所以暫時就不要思考戰術、佈局、技術什麼的,就純粹當作是底線擊球練習。

他相信自己。

蹬地!

拋球!

辛納,發球了。

年僅十三歲的辛納,明顯還在成長期,目前身高有限,再加上身體單薄,力量層面的欠缺是可以預見的,這也影響發球質量,幾乎沒有尾勁可言,更多還是追求落點和速度,試圖將回合球的節奏帶起來。

但對於高文來說,僅僅只有速度沒有力量,幾乎沒有壓制可言,他的回發球非常輕鬆。

當然,這不是比賽,甚至不是練習賽,高文也沒有欺負小朋友的打算,所以,回發球就沒有追求極致。

回球,重新回到辛納的反手位。

辛納連續大跨步移動,雙手反拍架起來,一拍橫掃地揮舞,注意力集中,儘可能避免思考線路和落點,而是集中將網球擊打進入球場,並且增加自己擊球的衝擊力,這一次——

成功了!

一來一回之間,回合球,終於僵持了起來。

高文很快就注意到了,辛納的反手擊球足夠紮實、足夠穩定,而且具備一定衝擊力,一個小小驚喜。

細細分析,這是有理由的。

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往往正手強於反手,因為正手更加容易發力,反手則因為握拍方式限制了揮拍的完整性。

但一小部分球員卻是例外,小茲維列夫、梅德韋傑夫、辛納等等等等,他們都是典型反手強於正手的球員,而他們身上則有一個共同點——

身體相對單薄,力量相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