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 見風使舵(第1/2頁)
章節報錯
費德勒,從2001年擊敗桑普拉斯一戰成名到擺脫“天才少年”的頭銜真正贏得球迷成為新一代球員,整整花費了三年時間。
納達爾,從2005年首次亮相法網就奪冠卻一直等到2017年完成法網十冠王偉業的時候才贏得羅蘭加洛斯毫無保留的支援。
當然,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也不例外。
現在,媒體不止一次將高文放在“巨頭”行列討論,也不止一次強調高文正在挑戰四巨頭的統治地位,可想而知,伴隨而來的衝擊多麼兇猛。
曾經有人說過,高處不勝寒。
曾經還有人說過,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當然,圍繞在高文身邊的讚揚、肯定、追捧還是佔據絕對優勢,浩浩蕩蕩地遍佈全世界網路的角角落落。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媒體追捧越熱情、球迷追捧越瘋狂,反對和抗拒的聲音就會越激烈,然後不斷放大。
從如此角度來看,現在已經成為新生代領軍人物並且成為挑戰者領頭羊的高文,承受了大部分炮火,比拉奧尼奇、迪米特洛夫、瓦林卡等人都承受更多矚目和攻擊,排山倒海的壓力被推向一個全新高度。
逆反心理也好,抗拒心理也罷,一個事實就是,在那些榮耀與光環的背後,高文承受的攻擊也旗鼓相當。
網路時代最殘酷也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
一百個稱讚所帶來的幸福和滿足,卻抵不過一個批評所帶來的毀滅與衝擊。
這廂,高文輸了一場球。
那廂,社交網路的黑粉們就好像在過年一般,他們完全無視了種種客觀原因,無視了高文已經進入八強的事實,無視了費雷爾也是前十高手的事實,用顯微鏡將“失敗”這個詞彙放大、放大、再放大。
對此,高文處理得一直很好——
一來,他自己就是新聞從業者,他清楚地知道,這些負面言論越洶湧,其實也就間接證明了他的表現越強勢,所以,哪怕只是一場失利,黑子們也迫不及待地火力全開,唯恐自己就錯過了如此良機。
二來,他也明白道理歸道理,但真正看到那些攻擊言論的時候,還是難免受傷,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所以,他一直遠離社交網路,將那些賬號全部交給托比亞斯運營,眼不見為淨,避免被捲入其中。
但是,壓力依舊無孔不入——
那些攻擊那些詆譭那些奚落,無法傷害高文,卻在時時刻刻傷害高文的家人和朋友。
從高弘禮和江彥雲的關切,到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的謹慎,再到托比亞斯的粉飾,最後到球迷的特別應援……
方方面面,高文都能夠深深感受到,以他為圓心的風暴,正在傷害他身邊的人們。
對於旁觀者來說,他們看到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但對於當事者來說,他們經歷的卻是步步驚心、天翻地覆。
所以,人們才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一場輸球,就讓黑粉們過年了,段子層出不窮,短短一個晚上就在社交網路全面引爆,熱鬧得不行。
但是!
不到二十四小時,高文就用一座冠軍獎盃宣佈,“這場派對,可以結束了”。
聲浪,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