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坐二望一:

一直到美網前,高文依舊擁有大量漲分空間,儘管他和德約科維奇之間的分差巨大,但不是沒有機會。

張德培也好,李娜也罷,所有亞洲單打球員們,全部都不曾觸碰到的歷史高度,機會已經再次來到高文手中,站在創造歷史的十字路口,高文接下來的表現也值得期待。

接下來,高文和德約科維奇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精彩,另外,還有虎視眈眈準備搶回世界第二的費德勒,再加上持續夾擊的穆雷和納達爾,男子網壇確實是精彩紛呈。

蒙特卡洛大師賽依舊正在進行時,但社交網路就已經迫不及待地井噴了。

等待了又等待、熱議了再熱議的時刻,早早地就在蒙特卡洛到來,短暫慌亂和錯愕過後,情緒就全部釋放出來。

不過,“歷史”,確實是歷史,報道視角卻有著細微的區別。

原因,並不複雜。

二十一世紀以來,男子職業網壇可以劃分為兩個時代,以2004年二月第一週作為分水嶺,成為四巨頭前和四巨頭後的兩個時代:

前者是黃金一代百家爭鳴群雄逐鹿時代的尾聲,而後,費德勒登頂世界第一。

後者則是四巨頭攜手稱雄職業網壇的漫長王朝。

但是,嚴格來說,“四巨頭時代”,也應該劃分為一前一後兩個部分。

2011年七月第一週,德約科維奇登頂世界第一,以次作為基準,將四巨頭時代劃分開來。

此前是費德勒和納達爾雙龍戲珠的年代,在整整七年時間裡,兩位球員僅僅只丟掉一次澳網和一次美網兩座大滿貫,攜手包攬所有重要賽事的冠軍,真正開創了一個時代。

此後則是德約科維奇和穆雷相繼崛起並且重新洗牌的年代,方方面面將職業網壇的競技水平提升一個全新層次,並且互相刺激互相促進互相競爭,男子網球迎來全盛時期。

也就是說,如何看待定義“四巨頭時代”,在職業網壇的專業觀點裡,依舊存在分歧。

一部分媒體認為,

“第五極正式登場,四巨頭時代面臨瓦解危機。”

“十年曆史迎來拐點,高文打破四巨頭統治,即將成為新任世界第二。”

“終於!90後登上歷史舞臺,高文是否能夠成為下一任世界第一?”

“巨頭時代十年來首次遭遇危機,高文正在成為攪局者。”

“見證歷史,自2004年二月第一週以來,首次有一張陌生臉孔進入世界前二。”

“男子職業網壇變天,十年輝煌迎來轉折點。”

“高文,來自華夏的歷史創造者,憑藉一己之力打破十年王朝!”

轟!

轟轟轟!

在他們看來,“四巨頭”是一個整體,哪怕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是在2011年以後崛起的,他們也依舊被捆綁在四巨頭的稱號裡,代入自費德勒2004年崛起的一個十年時間裡,於是,高文所衝擊的就是整整十年的“四巨頭王朝”,震撼與衝擊自然更加洶湧。

十年。

整整十年以來第一個打破四巨頭統治的球員,確實聲勢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