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一回。

眨眼的瞬間,兩個人就已經在網前打了兩個回合,根本就沒有戰術可言,全靠條件反射,令人眼花繚亂。

這次,波斯皮希爾佔據了上風——

作為雙打世界排名第五的球員,網前對峙就是比賽日常,那些應對那些策略,已經深深烙印在肌肉記憶裡。

即使是條件反射,他的回球線路和擊球手法,也能夠搶佔先機。

短短兩個回合,波斯皮希爾就利用手腕擊球的變化持續施壓,迫使迪米特洛夫的回球拋物線上揚起來。

高球,也就意味著下壓機會,儘管不是高壓球,卻也是下壓球,相當於羽毛球的點殺。

波斯皮希爾,絕對不會錯過。

小碎步調整,稍稍起跳,在高出頭頂些許的位置找到擊球點。

揮拍。

下壓。

從擊球動作來看,應該是輕打,但出手瞬間,手腕做出一個下壓動作,整個擊球的速度也就提升起來。

而且,落點也非常講究。

稍稍偏離迪米特洛夫的站位,卻又沒有拉開得太遠,簡單來說,就是破壞迪米特洛夫對擊球空間的判斷,即使順利攔截住了下壓球,也很難準確控制,緊接著,波斯皮希爾就能夠再補一拍高壓球。

整個戰術意圖,非常清晰也非常強勢。

啪!

清脆,輕盈,靈巧。

兩個回合過後,波斯皮希爾率先創造出了機會,並且率先打破了僵局,擊球的瞬間伴隨著一聲怒吼。

是發力,也是控制。

可以看得出來,波斯皮希爾對這一分非常非常渴望,注意和狀態都已經提升到了極致。

然後——

一個身影出現了。

是迪米特洛夫,同時,也是高文。

波斯皮希爾的擊球落點在對面兩位球員的結合部,電光火石之間沒有時間商議,所以兩位球員雙雙啟動,同時朝著擊球落點衝過去。

高文在前,迪米特洛夫在後,兩個身影重疊起來,結果,還是高文在前方攔截住了回球。

網球,飛起來了。

波斯皮希爾一喜:來了,高壓機會。

前一拍是點殺,沒有充分發力;這一次則應該是高壓,全面發力擊球。

波斯皮希爾連續調整腳步,為高壓做好準備,可是——

等等。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