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們會不會成為紅土雙打專家?然後開闢職業生涯全新篇章?」

絮絮叨叨地,話語帶著些許調侃和雀躍,不需要特別的內容,迪米特洛夫嘴角的笑容就跟著上揚起來。

明知道高文在胡說八道,迪米特洛夫也還是哧哧地笑起來,然後連連點頭,「就是就是,下一站就是法網決賽了。」

心情,又重新輕鬆起來。

說話間,身後就傳來了動靜,視線餘光一掃,就可以看見熟悉的身影——

索克

今天,高文和迪米特洛夫在蒙特卡洛男雙決賽的對手,正是索克和波斯皮希爾組合。

所以,這算是冤家路窄嗎?

但事實上,迪米特洛夫和索克的關係不錯,一見面,兩個人就雙雙展露笑容快步迎向彼此互相擁抱,以至於腳步稍稍慢了一些的高文和波斯皮希爾就這樣被「遺留」在了後方,拉開一段距離。

1992年出生的傑克索克,其實和迪米特洛夫是同一批球員,因為姓氏「Sock」直譯就是短襪,所以被球迷們親切地稱為「襪子同學」。

索克,年少成名,2010年登頂美網青少年冠軍,成為羅迪克之後首位完成如此壯舉的美國男子球員,他也被譽為是美國男子網球的年輕希望。

然而,2011年轉入職業賽事之後,索克卻遲遲沒有能夠適應職業比賽的節奏,偶爾有一些亮眼表現卻很難連貫成串,不同賽事的表現也非常不穩定,一直到2014年,世界排名才在前一百名裡穩定下來。

昔日的天才少年,卻沒有能夠在職業網壇一鳴驚人。

不過,索克的天賦,確實值得肯定。

首先,他是典型的北美硬地球員,正手犀利而強勁,非常具有攻擊性,也非常具有觀賞性,同時還具備不同的擊球手法和處理手段,僅僅這一項武器,確實是世界前十乃至於前五的水準。

其次,他又並不那麼典型,他是一位球商不俗的球員,在擊球線路選擇和戰術佈局方面,其實是頗有想法的;而且敢於在實際比賽裡付諸行動、大膽嘗試,這也使得他的比賽更加豐富。

最後,他是一個敢於求變、不是一根筋到底的球員,事實上,他的正手擊球是巡迴賽裡少數幾位同時具備平擊和旋轉能力的球員,當需要旋轉時,他的正手平均時速能夠達到三千轉,僅僅稍稍落後於納達爾。

種種原因都能夠看得出來,索克擁有出色的武器、具備無限的潛力,重點就在於,他應該如何兌現。

轉入職業賽事後,索克自己也非常迷茫,始終找不到節奏,所以,他選擇了雙打。

一來,他的比賽風格確實非常適合雙打賽場,豐富的戰術和多變的手法,這也使得他具備雙打頂尖高手的能力。

二來,和其他單打球員稍稍不同,他也希望透過雙打來提高自己的單打水準,但他又不是簡單玩票而已,而是系統性地以賽代練,所以他的雙打比賽並不是隨隨便便選擇的,而是和單打一樣進行精心安排。

顯然,索克很快就證明了這一選擇的正確性——

目前,索克的雙打世界排名,高居第三,僅僅落後於布萊恩兄弟,這就是最直觀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