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達爾在羅蘭加洛斯中心球場比賽的時候,往往會拉開距離四米乃至於五米進行接發球;後來蒂姆模仿納達爾,在紅土的接發球位置也同樣拉到四米左右。

在電視轉播畫面上,當他們出現在畫面下方,可能幾乎就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距離,也就是空間,同時也是時間。

高文的後撤,為自己贏得了足夠的空間。

橫向移動。

一步。兩步。

然後……三步。

鮑勃的發球準確落在小三角區域,大外角發球,直接就將高文的腳步拉開到雙打線附近,充分利用場地空間。

但高文依舊順利到位,雙手反拍早早架起來,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問題就在於,腳步後撤贏得了擊球空間和時間,卻也意味著,發力更加困難,拋物線控制更加困難。

高文,視線餘光撇了一眼麥克和鮑勃的站位,雙手反拍就已經快速出手。

平擊?

不。

上旋。

高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站位為發力增加更多困難,所以,他乾脆放棄了發力,雙手反拍拉出強烈上旋。

揮拍速度,並不快,但拍線和網球的接觸非常充分,強烈的摩擦將網球調動起來,旋轉高速調動起來。

轉。

轉轉轉。

同時——

直線。

居然是直線。

此時高文的接發球戰術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一如高文的習慣,在關鍵時刻再次展現大心臟打破僵局。

出人意料地。

可以看得出來,鮑勃的外角平擊發球,並沒有出乎高文的判斷,即使高文沒有準備預判卻也全然不意外,於是依靠後撤拉開空間的方式贏得揮拍空間,卻沒有盲目發力,而是充分利用空間摩擦上旋。

並且,順勢完成變線。

拉開空間後,高文依舊很忙,擊球動作裡隱藏著諸多細節,然後,超級上旋的擊球就沿著直線飛了出去。

驚豔!

意外!

以柔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