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0」。

啊!

鮑勃發出了嘶吼聲,可以明顯感覺到,壓力是客觀存在的,頂著壓力發出ACE,對鮑勃來說非常重要。

但是,緊接著下一分,麥克出現致命的搶網失誤——

高文察覺到麥克的搶網意圖,正手拉出一記強烈上旋,典型的紅土擊球,利用上旋破壞對手的拍面穩定性,最後導致麥克網前截擊下壓太過兇猛,直接下網,錯過局點,雙方來到平分,危機依舊沒有解除。

比賽,來到關鍵時刻。

其實,此時就能夠察覺出來,布萊恩兄弟就是傳統北美訓練出來的硬地球員,但球網對面的組合卻不是。

迪米特洛夫是在巴黎培訓出來的,而高文在紅土的適應腳步也明顯強於普通北美球員,貫穿全場比賽的嘗試和佈局都能夠深深感受到高文正在從硬地切換到紅土,只不過還需要更多時間更多比賽罷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兩隊組合之間的實力差距進一步拉近,比賽也就焦灼起來。

「40:40」。

鮑勃發球,迪米特洛夫接發球。

一區。

這次,高文和迪米特洛夫採用另外一種站位方式:

雙底線。

儘管雙打比賽裡,一個底線一個網前的站位方式越來越普遍,在大部分時候,球員們都會採用如此站位,特別是在硬地,因為網前優勢往往就是得分關鍵,這一點,和排球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之處。

但雙底線戰術的出現頻率也並不低,當兩位搭檔對自己底線擊球技術充滿信心的時候,他們就能夠透過這樣的站位混淆視聽,破壞對方對網前的覆蓋,更加容易尋找到空檔打破平衡。

顯然,高文組合的兩位球員,底線能力都是世界頂尖。

布萊恩兄弟也意識到戰術層面的博弈,正在越來越緊張,尤其是第一盤盤末階段,高文就是利用戰術佈局搶佔先機,導致布萊恩兄弟拱手將勝利讓出,現在來到第二盤盤末階段,他們拒絕重蹈覆轍。

這次,負責發球的是鮑勃。

鮑勃的發球更加出色,但鮑勃也知道,在紅土場地,僅僅依靠力量和速度形成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鮑勃也對自己的發球做出調整——

一區,內角。

壓制迪米特洛夫的單手反拍,時速178公里,並不快,犧牲速度的結果就是,鮑勃準確地要到了落點。

刁鑽而精準,T點!.

磨硯少年

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