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尷尬位置(第2/2頁)
章節報錯
鮑勃用最簡單的一拍正手推擋過渡球,再次將網球壓到深區,輕而易舉地化解難題,又再次將難題推給高文。
高文,心底一喜:
機會。
陷阱,果然奏效,布萊恩兄弟對於這種不上不下的半高球,處理總是顯得太過簡單,這也是所有雙打專家們的習慣,他們更加傾向於搶節奏,而不是透過擊球變化來爭取優勢。
網球,輕盈地落在紅土上——
本來,剛剛四次擊球,從迪米特洛夫開始到鮑勃結束,四個人的擊球都沒有發力,以至於附著在網球上的力量已經所剩無幾,完全演變成為輕打,現在落在紅土上,力量進一步被吸收,來到高文位置的時候,已經幾乎沒有什麼衝擊力。
鮑勃試圖透過節奏的提升和落點的控制形成壓迫,但缺少力量的增幅,如此衝擊力對高文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卻見。
高文,後撤了半步。
在身體沒有遭遇擠壓根本就不需要後撤的情況下,高文偏偏後撤了半步。
同時,膝蓋彎曲、身體下蹲,整個身體重心完全下壓,雙手反拍架起來。
迎前,提拉,摩擦,上升。
此時,可以明顯看到高文做出一個類似高爾夫揮杆的擊球動作,儘可能讓拍線和網球之間形成充分摩擦。
上旋。
強烈上旋。
一直以來,高文希望利用紅土特性製造出來的效果,卻在迪米特洛夫一次意外反彈球之後成功製造了出來。
網球,輕盈靈動地飛翔起來。
嗖!
過頂挑高球。
全場視線,全部跟隨著布萊恩兄弟一起高高抬起,看著鑽入陽光裡的網球,但是——
等等!
高文的挑高球,為什麼看起來像是半成品?
真正出色的挑高球,應該是越過頭頂,然後落入底線,最好直接砸在底線上,或者乾脆落在底線死角。
這樣就能夠將麥克的站位推入底線,網前封鎖就被打破,高文和迪米特洛夫自然就能夠得到喘息空間。
高文,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但是,高文的這次挑高球卻顯得有些倉促,似乎手感不佳,整個挑高的拋物線不夠飽滿也不夠深遠。
過頂,倒是過頂了,可惜,深度控制不夠,就好像擔心挑高球直接出了底線所以控制住了擊球力量一般。
怎麼回事?
難道是高文的反手挑高球練習量不夠?
麥克,正在快速後撤。
鮑勃,同時快速橫移。
一個準備擊球、一個準備回防,布萊恩兄弟的搭檔依舊默契十足。
就在鮑勃來到球場中央的時候,麥克已經來到了擊球位置——
高文的挑高球,正在演變成為麥克的高壓球機會。
所以,高文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