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發球了。

內角。

時速199公

裡。

大力平擊發球。

儘管人人都知道,布萊恩兄弟之中,鮑勃的大力發球更具威脅,但麥克的發球也毫不遜色,只是力量和速度沒有那麼強悍而已。

此刻,麥克就準確無誤地要到了一發,順利進區。

從戰術意圖來看,麥克準備限制高文的擊球,內角發球,並不是為了壓制高文正手,而是為了限制高文將回球撕扯開大角度——

原理非常簡單,如果麥克選擇外角,撕扯開角度,自然而然,高文就能夠撕扯開更大角度,嘗試冒險;但麥克將發球控制在中路,高文無論選擇左側還是右側,撕開角度都必須冒更大風險,難度也更大。

同時,鮑勃也快速站立起來,配合麥克的發球,踮著腳尖朝右側橫向移動,補防直線,其實就是強迫高文擊打斜線,如此一來,迪米特洛夫就不能站立起來,因為一旦迪米特洛夫站立,高文的斜線擊球空間就會受到干擾,為了避免擊打到迪米特洛夫身上,高文擊球必須更加小心。

布萊恩兄弟,一前一後,不僅限制住了高文的回球線路;而且透過戰術佈局,破解高文和迪米特洛夫的澳大利亞站位。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布萊恩兄弟不愧是雙打專家,對於整個戰術佈局的理解和領悟,確實高人一等。

單純以雙打賽場的戰術佈局來說,高文在布萊恩兄弟面前,還是略顯稚嫩,雙打和單打確實是兩回事。

事實,也正是如此。

迪米特洛夫正準備站立起來,但視線餘光看到鮑勃的移動方向,整個球場空間的線路封堵立刻出現變化。

腦筋一轉。

迪米特洛夫立刻就意識到了危機,剛剛打直的膝蓋又重新蹲下來,蜷縮身體,儘可能避免干擾高文的擊球路線。

顯然,鮑勃的戰術奏效了。

但是,真的如此嗎?

高文呢?

嗖!

網球,橫貫全場。

一道芥末黃的弧線,拉拽出長長的尾巴,宛若流星墜落一般,擊穿迪米特洛夫的站位,從迪米特洛夫的頭頂穿行過去。

斜線!

滑板!

麥克心底一喜,因為高文確實又重新將網球擊打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們的戰術佈局成功限制住了對手的戰術。

也就是說,麥克不需要調整站位,繼續在自己的反手位等待來球即可;而且,迪米特洛夫依舊保持下蹲姿勢,哪怕站立起來,重心也不穩,覆蓋面有限,這也意味著,麥克的機會來了。

博弈,正在進行時。

等等……

等等!

麥克的瞳孔快速收縮,喜悅還沒有來得及升起,馬上就意識到情況不妙,高文的擊球居然隱藏著貓膩——

來球,速度並不快,慢慢悠悠地,肉眼一看就知道高文增加了大量旋轉,放棄平擊、選擇上旋完成回球。

搖搖晃晃、飄忽不定,剎那間,麥克長劍出鞘的發球就被化解於無形,整個回合球的節奏都被放慢下來。

這正是紅土之王納達爾標誌性的回發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