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有點意思(第1/3頁)
章節報錯
“40:AD”。
破發點,出現了。
普伊,滿頭問號。
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看球拍,普伊也沒有理解,前面兩次強烈上旋處理得很好,但這次平擊球怎麼就打飛了?
這不應該呀。
球場對面,高文並沒有握拳慶祝,而是目光明亮地注視著剛剛的擊球落點,表情裡流露出一絲玩味。
就好像……看到數學題之後眼睛發光的書呆子一樣,流露出興致勃勃的鑽研精神,卻讓人想要翻白眼。
不理解。
普伊完全不理解,高文那表情是怎麼回事?
其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高文覺得,紅土,蠻有趣的。
從戰術套路來說,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和硬地差不多,透過落點的分配和旋轉的變化,打破平衡。
但紅土有趣的地方就在於:
一是旋轉,二是變化,三是潛在未知因素。
也就是說,相同的公式裡,變數增多了,可能性自然也增多。
而且,許多人認為,紅土球場的速度慢下來,思考的時間增多、擊球的空間增多,這應該是好事。
其實不然。
擊球,需要一種果決,一旦思考時間增多,就容易猶豫,就和選擇恐懼症一樣,選擇越多就越慌亂;反而是退無可退,只有華山一條路的時候,破釜沉舟、孤注一擲,往往能夠完成更出色的擊球。
然而,這就是紅土,需要思考、需要博弈、需要時時刻刻面對變化、需要準備第二套第三套乃至於第四套方案、需要臨場應變、需要意識到在形成死球之前依舊可能存在變數。
就好像剛剛這一分。
從落點到旋轉再到對手的回應,每一次擊球都隱藏著陷阱,並且持續變化;儘管最後沒有形成制勝分,卻打破對手的慣性,以製造失誤的方式贏得這一分。
值得細細深思的地方就在這裡,這一分,應該算普伊的非受迫性失誤嗎?
慢慢地,高文正在挖掘紅土的樂趣,那種感覺就好像——
那個清晨,睜開眼睛,然後他又重新回到了大一,和麥克唐納德為訓練做準備,一切都是新鮮的美妙的富有生命力的。
當然,高文對網球依舊沒有失去熱情,但站在紅土上,卻開啟一扇全新大門,又發現了截然不同的趣味。
所以,破發點,應該怎麼打?
二區。
這是全場比賽高文的第一個破發點,他也不確定普伊在關鍵時刻的戰術選擇,但他不準備被動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