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得出來,高文非常期待。

本來,蒂姆還沒有認真想這件事,但此時看到高文的表情,也跟著心潮澎湃起來,躍躍欲試地期待對決。

細想一下——

從去年法拉盛首次結識,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高文的成長與崛起,書寫了一段難以置信的輝煌奇蹟。

明明更加年少,卻表現更加英勇無畏,一次又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每個人都應該勇敢迎接挑戰。

天空,才應該是極限。

他們這批1990年左右出生的年輕球員,普遍在2009年到2011年前後轉入職業,正好撞上四巨頭全面崛起的黃金年代,也就是說,他們需要正面面對巔峰狀態的費德勒和納達爾,還需要面對全面成熟的德約科維奇和穆雷。

於是,一次又一次遭遇這四位球員,一次又一次以失敗收場,無論自己如何努力如此衝擊都無濟於事。

失敗,失敗,再失敗。

從信心到信念再到信仰,全方位碾壓,以至於他們站在“四巨頭”面前,始終欠缺信心,難以突破桎梏。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直到去年,拉奧尼奇、迪米特洛夫才衝破桎梏取得了一些成績,顛覆了網壇格局;但其實,拉奧尼奇和迪米特洛夫都已經不再是“少年”了,更年輕的“95後”也都已經陸陸續續進入巡迴賽。

一直到高文的出現。

蒂姆,不僅是高文的朋友而已,同時也仰慕高文、欽佩高文,注視著高文一次又一次創造歷史的腳步,源源不斷地產生動力,他也期待著自己能夠持續進步、也期待著自己能夠站在巨頭面前發起挑戰。

同時,還期待著能夠站在正式比賽的球場上,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與高文展開正面對決,一較高下。

這是一種嚮往、也是一種動力。

不久前,在邁阿密,蒂姆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輸掉了比賽,讓蒂姆看到了差距同時也看到了積極的一面。

現在,來到自己最擅長的紅土,只需要透過首輪考驗,蒂姆就能夠再次挑戰高文——

哪怕只是想想,就心潮澎湃。

蒂姆也跟著握緊拳頭,嘴角的笑容上揚起來,“我也期待著。”

簡單的話語,充滿信念和希望,儘管樸實無華,卻能夠深深感受到隱藏其中的熱忱與激情。

蒂姆,永遠是那個在球場上毫無保留傾注所有的球員。

連帶著,迪米特洛夫也忍不住跟著摩拳擦掌起來,但他的話語就和蒂姆不同,笑盈盈地染上一層歡快,看看高文又看看蒂姆,“所以,你們先好好打一架,然後看看誰能夠和我在半決賽會師,我先等著你們。”

迪米特洛夫,同樣也在下半區,不過他被分到費德勒的半區,沒有意外的話,他將和費德勒在八強碰面,爭奪一個半決賽席位,也就是說,如果迪米特洛夫能夠在八強提前狙擊費德勒,他就可以幫助高文提前鎖定世界第二的排名。

高文眼底浮現出一抹笑容,拍了拍迪米特洛夫的肩膀,滿臉語重心長的表情,“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哦,那我可要好好期待了,格里戈爾,我的未來就掌握在你的手上了。”

迪米特洛夫:……等等,為什麼好像畫風不太對勁來著?他為什麼總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了一個環節的樣子?

顯然,四強太遙遠,還不如關注眼前即將發生的比賽,同樣值得期待。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