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哈哈哈哈!

笑聲,一波接著一波,停不下來,轉眼之間,球員休息室也就演變成為派對現場,就差一杯香檳了。

金夫人撞了撞納芙拉蒂洛娃的肩膀,“瑪蒂娜,現在你再棋逢對手了,這孩子是個嘴利的。”

納芙拉蒂洛娃被擠兌了一番,不僅沒有生氣,而且還露出滿意的笑容,“這叫後繼有人,你看看羅傑看看拉法,一個個就只會打太極,新聞釋出會沒趣極了。”

也就是納芙拉蒂洛娃如此級別的前輩,調侃起費德勒和納達爾,也是信手拈來。

“我倒是希望這孩子給力一點,下次看到記者,直接給我懟回去,那些傢伙,不給顏色也嘚瑟得厲害,給一點點顏色還不燦爛成什麼樣呢。”納芙拉蒂洛娃是一個強硬的,職業球員時期就是。

“女金剛”這個外號,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女子職業網壇是埃弗特的天下,年輕兩歲的納芙拉蒂洛娃則是後起之秀。

在職業生涯前期,納芙拉蒂洛娃總是落於下風,而後她開始鍛鍊自己的強健體魄,整個打法開始男子化,不僅為她贏得了“女金剛”的稱號,而且也慢慢扭轉了面對埃弗特的對陣劣勢,後來一度取得對埃弗特的十三連勝。

不過,縱覽整個職業生涯,納芙拉蒂洛娃和埃弗特的對陣戰績平分秋色,她們也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對手”,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兩個人不是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二,競爭白熱化。

也正是因為如此,曾經為至交好友的兩個人出現了裂縫,場上的競爭影響到了兩個人,一直到格拉芙的橫空出世改變網壇格局,不再為盛名所累的兩個人才重歸於好。

看看納芙拉蒂洛娃的作風,就能夠窺探她私底下的性格了:

足夠強硬,足夠直率,也足夠坦蕩。

面對記者,納芙拉蒂洛娃經常就能夠噎死人不償命。

此時,埃弗特和納芙拉蒂洛娃依舊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吐槽起來自然也是毫不手軟,埃弗特直接就頂了回去。

“你的下一步建議應該就是讓這孩子走上拳擊臺,和記者來個十三回合,對吧?”

納芙拉蒂洛娃瞪了回去,“你在節目裡不也是火力全開,還說我呢,一招,那威風凜凜的模樣都已經出圈了。”

就在此時——

“哎呀,我好像闖入一場派對了,我現在轉身離開還來得及嗎?”吉米考瑞爾西裝革履的身影帶著燦爛的笑容出現在眾人眼前。

托比亞斯已經見怪不怪了,一個at是激動、兩個at是驚喜,但是,當一群at齊聚一堂的時候,派對規格也就截然不同。

儘管如此,托比亞斯還是不由感嘆:

高文,確實是一個討人喜歡的。

今晚這場五個半小時的鏖戰,應該為高文圈粉無數,看看眼前的喧鬧景象就心裡有數了。

考瑞爾是一個冷麵笑匠,和澳網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作為球場採訪的特邀嘉賓,每年都活躍在羅德拉沃爾球場。

今年也不例外。

貿貿然地闖入派對,考瑞爾成為矚目焦點,卻顯得非常擔心從容,甚至還有心情輕鬆地打趣起來。

嘴巴上說著準備離開,但腳步卻徑直進來,沒有停頓,“等等,我們的冠軍呢?我還準備在歷史上留影一下呢?”

慢了半拍,大家才意識到,說著說著,主角就消失了——

不是高文存在感太弱,而是名人堂級別的聚會,桑普拉斯、阿加西、考瑞爾都是小輩,就連他們都有些撐不住場面,一個兩個都是老熟人,嘰嘰喳喳討論起來,話題也就發生了轉移。

此時,考瑞爾一提醒,眾人紛紛搜尋起來,然後就看到了重新回到單車訓練器上的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