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4 千金難買(第2/2頁)
章節報錯
來自華夏的球衣訂單就直接突破五十萬美元,單日銷售數字的井噴,引發一片驚呼,同時也再次見證耐克的聰明和睿智。
這就是“高文效應”!
不要說瀘州老窖了,就連耐克上上下下都一片喜氣洋洋——
其實,耐克一直面臨著瓶頸,費德勒和納達爾之後,男子職業網壇出現斷檔,後起之秀熙熙攘攘眼花繚亂,但網球品牌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以至於耐克方面遲遲沒有找到下一個接班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文出現的時候,耐克和阿迪達斯才直接掐起來了,最終耐克以“割肉”的代價拿下。
短短數個月時間,耐克就再次證明了他們的豪賭迎來豐厚回報,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
比起瀘州老窖來說,耐克已經開始享受紅利了。
二月三日,紐約。
紐約依舊是那個紐約,嚴嚴寒冬裡看不到一絲陽光,整座城市籠罩在一片灰色之中,厚厚的雲層將整個世界包裹起來。
阿迪達斯的例行晨會上,也瀰漫著一股低氣壓,如同窗外的天氣一般。
大衛哈內特也能夠深深感受到這股低迷的情緒。
他悄悄地抬起眼睛,打量著眼前智珠在握、指點江山的精英人士們,儘管每個人都竭盡全力故作泰然,但瀰漫在空氣裡的緊繃和不安還是出賣了他們的焦慮。
哈內特知道原因。
真正令他們傷心的,不是銷售額,而是他們錯過了一個重新在網球領域開啟局面的機會,一個反超壓制耐克的機會。
耐克也好,阿迪達斯也罷,他們都知道不能只看當下,必須著眼未來,這也是他們始終在關注1990年以後出生年輕一代的原因:
不是因為四巨頭正在老去,而是因為四巨頭的商業價值已經相對固定,如果想要在未來佔據主動,他們就必須從年輕球員身上入手。
兩大龍頭企業都一直在尋尋覓覓,為未來做謀劃。
結果,機會出現了,但是……
曾經,他們距離高文真的很近,真的真的很近,觸手可及,然而,結果還是耐克虎口拔牙地搶走了機會。
“我告訴過你,你會後悔的”。
這句話是來自托比亞斯的,哈內特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回想起這句話,但想到自己當時的回應,他就有種無力感和荒謬感。
如果一切能夠重來,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會;如果需要為這個機會加上一個期限,他們會說一萬年。
即使是阿迪達斯,面對如此重大損失,也難免肉疼。
然而,現實生活最殘酷的地方就在於:
千金難買早知道。
哈內特相信,如果時間倒流,重來一次,他和阿迪達斯還是會做出同樣的決策,因為當初他們就經過深思熟慮,然後做出錯誤的判斷;即使重來一次,以相同的人員構成和相同的思考方式切入相同的問題,那麼答案也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阿迪達斯註定就要錯過高文。
這是最殘忍卻也最真實的一個結論。
所以,按道理來說,他們不應該那麼遺憾,錯過就是錯過,“高文”的那一頁,早就已經翻篇了。
然而,理智與情感的拉扯,終究沒有那麼簡單。
看著此時此刻會議室裡的低氣壓,哈內特就知道:
嘴巴上不承認,但身體是誠實的,看著耐克的一月球衣銷售資料,他們終究還是嫉妒了。
嫉妒了,也就輸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