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平平無奇(第2/2頁)
章節報錯
觀察。
判斷。
專注。
每一次啟動、每一次奔跑,腳步都需要細細感受紅土的摩擦力和抓地力——
比如,這一次滑步,可能滑五十厘米、還是一米?
比如,滑步之後,腳步停頓下來,自己手臂的延伸出去,球拍是否能夠完成擊球?
比如,控制住身體之後,應該如何調整腳步,找回重心,二次啟動?
等等等等。
這一切,對高文來說,完完全全都是陌生的。
在硬地上,高文的腳步移動毫無疑問是頂尖行列,就連佩爾特也讚不絕口,可以看出來,高文的基本功非常紮實,在腳步上花費了大量汗水和心血。
但是,來到紅土上,高文的腳步移動卻顯得非常笨拙,小心翼翼、顧此失彼,整個控制力都散了開來。
遊戲第一輪,高文僅僅堅持了十三個回合,然後踉踉蹌蹌的腳步就已經跟不上,眼睜睜地看著網球兩跳。
其實,從第七回合、第八回合開始,腳步就已經亂了,高文憑藉著自己紮實的基本功,勉強又跟了幾個回合,但差距還是被越拉越大,最後徹底跟不上,如此狼狽的姿態,在硬地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緊接著第二輪,高文的表現甚至更糟糕,僅僅堅持了十個回合,然後就掉球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此時高文才意識到,這項遊戲,不僅僅是關於腳步的——
二來,這還是一項關於擊球的基本訓練。
在這裡,所謂的擊球,並不是普通意義的正手擊球、反手擊球,而是對旋轉、彈跳、控制的一種理解。
除了腳步折返跑之外,手上功夫也非常重要。
每一次折返跑之後,他們需要進行擊球,但這一次擊球,並不是簡簡單單將網球擊打過球網就可以的。
短線、長線、斜線、直線、卸力、旋轉等等等等,只要擊球落點控制在發球區的界內,就都是允許的。
其實,這和羽毛球的網前鬥法有些相似,利用搓、跳、撩、撥、打、扣等等非常細膩的手上功夫完成擊球,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儘可能增加自己的擊球威脅:
要麼,出乎對手的意料,比如突然擊打一個長線,打亂對手的腳步。
要麼,追求完美的擊球,比如搓一個貼網小球,哪怕對手判斷正確並且追趕到,但也沒有空間完成擊球。
也就是說,折返跑的移動,是為自己爭取足夠的擊球時間;而擊球的手法,則是為自己爭取足夠的移動時間,並且為自己的回球增加威脅和壓迫。
同時,不要忘記了,這是紅土場地——
每一次擊球,可能都存在不規則彈跳,同時,旋轉的威力也將被髮揮到全新層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