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 紅土賽季(第2/2頁)
章節報錯
九項大師賽,六項硬地,三項紅土。可惜,沒有草地——但是,ATP一直在討論增加一項草地大師賽的議題,並且積極推動,儘管困難重重,ATP也始終沒有放棄,苦苦尋覓合適的城市、場地以及贊助商。
三項紅土大師賽,分別是蒙特卡洛、馬德里和羅馬。
其實,羅馬大師賽近年來一直飽受財政困擾,因為義大利的經濟困難,所以賽事始終得不到官方支援,連帶著贊助商也不夠給力,以至於羅馬的賽事總獎金在所有大師賽之中一直墊底,面臨重重困難。
儘管如此,ATP一直給予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贊助,就是希望能夠保證紅土大師賽的地位,確保網球場地的多樣性;同時,短短兩個月的紅土賽季裡,就擁有三項大師賽和一項大滿貫,再次證明了紅土的重要性。
今年,不僅將是高文首次征戰紅土和草地賽事,正式踏上網球世界的另外一個領域;同時也將是高文職業生涯首次出戰正式紅土賽事。
此前提到過,硬地賽事滿地開花的最大原因就是,場地的建立、維護、保養都更加簡單同時更加低廉,哪怕硬地賽事對球員身體的損傷更大,更加容易造成傷病,但硬地球場的數量依舊在全面增加。
北美地區,就是如此,硬地球場隨處可見,甚至就連社群運動中心都能夠看到;而維護成本更高的紅土和草地就十分罕見了。
準確來說,北美地區確實存在草地球場,但基本都是私人俱樂部,並不對外開放;另外,北美地區擁有少數紅土球場——
應該說,綠土球場,同樣是泥土場地,但不是紅土,而是綠土。
上世紀二十年代,亨利亞歷山大羅賓遜是紐約的一位網球場承包商,同時也是歐洲紅土球場在美國的唯一代理商。
伴隨著經驗增長,他開始在美國尋找更好也更經濟的原材料替代品,當時他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家建築公司發現很多施工之後剩下的綠色碎石廢料,羅賓遜將廢料碾成細粉進行實驗,於1931年在馬里蘭州製造出了第一塊綠土球場。
在最初,綠土球場被賦予“純正”之名,一來,顏色純正,完全不新增染色;二來,效能穩定,保持均衡,網球的彈跳更加規則,球員的奔跑移動也更加流暢、自如——相較於草地而言。
1975年到1977年,美網一度使用綠土球場,四大滿貫裡,美網也是唯一使用過草地、泥土、硬地三種型別球場的賽事。
如果時至今日美網依舊堅持綠土的話,那麼四大滿貫就將代表四種型別的賽事。
可惜,伴隨著七十年代網球的全面興起,整個北美大陸湧現無數網球場,綠土短暫風光過;隨後卻因為維護成本太高,在八十年代被硬地球場的興起全面取代,轉眼就沒落了下來。
現在,綠土網球場在北美大陸的保有量還不錯,但北美境內的職業賽事卻幾乎已經全部拋棄泥土轉入硬地的懷抱。
目前,唯一例外就是查爾斯頓。
這項賽事,緊接在邁阿密大師賽之後舉辦,依舊是WTA高階別賽事之一,至今依舊堅持使用綠土場地。
ATP巡迴賽裡,近年來休斯頓已經從綠土更換為紅土,所以男子賽事裡已經尋找不到綠土的賽事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文在北美征戰高中和大學賽事的時候,基本全部都是硬地,偶爾在綠土或者紅土訓練,但從來沒有站在正式賽場上,哪怕是NCAA的比賽也沒有,一切,對於高文來說都是全新的。
於是,邁阿密賽事結束之後,在迎接蒙特卡洛大師賽之前,高文清空賽程,準備前往紅土好好訓練一番——
目的地,正是眼前這座小島,馬略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