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透過斜線這條最保險最安全也最普通的線路,進一步提升回球成功率,方便自己加入不同變化,改變節奏、改變旋轉、扭轉劣勢、打破平衡等等等等,這一拍擊球就能夠隱藏數不勝數的變化。

也許,德約科維奇的正手擊球缺少爆發力,但是正手斜線這一拍擊球,透過巧妙運用,卻能夠扭轉局勢。

比如對陣德爾波特羅這樣的“暴力正手”。

人人都知道德爾波特羅的反手是弱點,包括他自己也清楚,所以正手暴力進攻結束之後,他往往會補防自己的反手位;而對手有很大很大機率根本就扛不住德爾波特羅的正手進攻,直接就丟掉這一分。

但德約科維奇並不會,他的正手完全能夠頂住,然後透過正手斜線的借力打力,將網球推一個回頭球。

比如對陣費德勒這樣行雲流水的正手進攻。

費德勒的正手進攻手段花樣繁多,要速度有速度、要力量有力量、要旋轉也有旋轉,所以正手進攻往往是開啟局面乃至於奔著制勝分去的一拍,強勢而犀利。

德約科維奇的正手,不僅能夠抵擋住,而且還能夠透過正手斜線這一拍將費德勒的攻勢以撞牆的方式推擋回去,導致費德勒的進攻遭遇反噬,要麼脫拍丟分、要麼攻勢遇阻,局勢也就悄然完成扭轉。

比如對陣納達爾又紮實又穩定的反手。

因為納達爾是左手持拍,所以德約科維奇的正手斜線面對的是納達爾的反手。

在德約科維奇面對納達爾的七連勝狂潮裡,“壓正打反”是經典戰術,透過舉世無雙的反手扛住納達爾的正手超級上旋,最後偷襲納達爾的反手,形成制勝分。

關鍵就在這裡,在2010年到2011年之間,納達爾的反手暫時還不具備後來的進攻能力,但他的反拍非常穩定,抗擊打能力超強,很少丟球,這也意味著,“壓正打反”的最後一拍要突破納達爾的反手防線也不容易。

德約科維奇的正手斜線就屢建奇功,不僅擅長借力打力,而且擅長搶進攻節奏,壓縮納達爾的反手揮拍時間——

納達爾的反拍需要一個蓄力時間,也就是揮拍空間,一旦沒有揮拍空間,拍面控制和銜接就會出問題。

人們往往看到德約科維奇的雙手反拍神乎其神,卻忽略了,德約科維奇面對納達爾拿分的那一拍卻是正手斜線。

看,這就是能力。

也許,正手確實不是德約科維奇的最強武器,但透過正確的戰術組合,正手斜線同樣能夠打破平衡。

今天,德約科維奇就是這樣嘗試的。

正手斜線這一拍,如有神助。

德約科維奇並沒有期待自己的正手能夠突破高文的正手,直接得分,他的戰術非常複雜。

首先,透過反手將高文的所有進攻全部吃下,如同化骨綿掌一般,所有進攻全部化解於無形。

其次,透過正手來完成佈局,線路、落點、旋轉、節奏的排列組合來形成牽制,打破高文的腳步移動節奏,也就是迫使高文失位,為自己贏得進攻的機會。

最後,德約科維奇制勝分的一拍,完全沒有規律,並不是簡簡單單壓著高文的正手或者反手來完成擊球,而是細細觀察,透過自己的佈局製造出空檔漏洞,然後緊隨其上地完成捕捉,讓高文無從判斷。

特別是正手斜線的一拍,和費德勒、穆雷有些相似,以加快拍頭速度的方式提升節奏,完成滑板擊球。

非常突然地打破平衡,整個提速非常明顯,屢屢讓高文陷入狼狽困局。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