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重比賽結果,但高文就是一個小丑。”

賽後新聞釋出會,記者才剛剛詢問賽後握手發生了什麼,小茲維列夫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直接開炮。

哇哦!

現場記者,大開眼界,一個兩個摩拳擦掌,比起難纏的高文來說,他們就喜歡這樣毫無遮掩的直腸子。

“賽後握手,高文試圖羞辱我,並且讓我下次再努力,我不敢相信,這就是他對年輕對手的一點尊重。”

“我尊重今天這場比賽,我尊重他所取得的成績,但在球場之外,我無法將他當作一個冠軍來看待。”

火力全開!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全部,甚至不需要記者追問,小茲維列夫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持續說了下去。

“剛剛在更衣室,我乖乖地坐在自己的角落裡,總結本場比賽,結果高文來到我面前,朝我做了一個黑幫嘻哈的手勢,同時還有一個鬼臉,發出輕蔑鄙夷的起鬨聲,,YA……Yaaaaaaaaa……,耀武揚威。”

“我不敢相信!”

“我簡直驚呆了,坐在我自己的位置上,瑟瑟發抖,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害怕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轟!

整個新聞釋出廳頓時就炸鍋了——

重磅!

絕對重磅!

和足球、籃球一樣,網球的更衣室也充滿神秘,儘管這不是一項團體運動,但所有球員聚集在一個更衣室裡,不同性格、不同型別、不同稜角的球員碰撞在一起,而且還有比賽勝負所帶來的火花。

可想而知,更衣室裡應該發生了不少故事,特別是女子球員之間,球場之外的勾心鬥角絕對精彩。

但一直以來,球員之間似乎有著一個默契,儘可能避免爆料更衣室的情況,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

今天,小茲維列夫終於打破了禁忌,然而,現場記者們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卻是——

真的嗎?

小茲維列夫說的是……高文?確定嗎?

在這裡,需要簡單陳述一個背景。

不長不短,小茲維列夫轉入職業賽場也已經一年,記者們和他打交道的次數不在少數,算是瞭解。

這位年輕天才,天賦與能力確實毋庸置疑,大家有目共睹,自然而然,期許水漲船高,但至今為止,小茲維列夫似乎也沒有能夠展現出天才少年的風采,表現最好的賽事也就是家鄉漢堡兩百五十賽的四強。

每次,小茲維列夫辜負期待,往往都能夠引起更多媒體的注意,更何況,其他新生代也在不斷冒頭。

所以,小茲維列夫在輸球之後,總是有著諸多理由:

抱怨場地、抱怨天氣、抱怨傷病、抱怨裁判、抱怨運氣、抱怨觀眾、抱怨飲食……等等。

簡單來說,輸球總是有“客觀原因”,而不是自己的“主觀原因”,潛臺詞就是,如果沒有那麼客觀原因,他肯定可以贏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如此表現,一次兩次可能是巧合,但三次四次五次無數次,就好像放羊的孩子一樣,沒有人會買賬。

明擺著,小茲維列夫就在推卸責任,拒絕承認自己的失敗,一方面心比天高,另一方面又命比紙薄。 無錯更新@

類似的情況,前前後後已經持續了一年多,媒體早就已經看膩了。

此時,又來?

而且,小茲維列夫指責的物件是高文。

確定嗎?

這大半年時間以來,高文始終處於風口浪尖,包圍在媒體的狂轟亂炸、圍追堵截之中,儘管媒體們每次面對高文都恨得牙癢癢,但他們也必須承認,這並不容易,而高文的處理,不僅成熟而且睿智。

應該展露鋒芒的時候,毫不猶豫;應該謙虛低調的時候,誠懇真摯。

面對勝利,不驕不躁,但自信滿滿;面對失敗,坦然以對,但保持鬥志。

又何止是面對記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