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快、越來越重、越來越偏。

整個角度,已經完全撕扯開來,小茲維列夫的回球落點已經在發球區底線附近,大外角進一步撕扯開來。

兩位球員在反手位的對抗,堪稱匪夷所思,而小茲維列夫展現出堅定的進攻慾望,狠狠壓制住了高文。

犀利!

強勢!

精巧!

粗中帶細,小茲維列夫的雙手反拍確實出色,直接就將高文的腳步撕扯出雙打線外。

全場,一片驚呼。

兩位球員在斜線反手位的對峙,看似重複線路,但每次擊球都在推向懸崖邊上,越來越極致越來越危險。

眼看著!

小茲維列夫已經佔據巨大優勢,這一拍反手,不僅迫使高文丟掉了位置,而且高文已經沒有什麼擊球空間了。

但是,高文依舊在移動,沒有放棄,那麼,他會選擇如何擊球呢?

直線?還是進一步將斜線角度撕開?亦或者是小球?

再不然,就是切削過渡?

這些回球,要麼難度太大,要麼質量稍稍欠缺一些就會成為小茲維列夫拿下制勝分的契機,情況不容樂觀。

卻見——

高文連續大跨步將身體完全丟擲去,身體感受著跑動的韻律和節奏,目光死死鎖定那道飛翔的光影。

左腿,一蹬。

緊急剎車,支撐住身體。

小腿能夠感受到強大的衝擊力排山倒海地洶湧而上,但是,左大腿穩穩當當地支撐住,所有反作用力全部連貫輸送上來,一個蹬地、一個轉體,如同電流一般,從腳底竄上頭頂,頭皮一陣酥麻顫慄。

順著轉體動作,雙手反拍就已經快速旋轉迎前,身體橫跨在雙打線之上,一個揮拍動作就正面撞擊上去。

當球拍越過身體軸線的時候,手腕提速,拍頭速度瞬間提升到極致,又紮實又強勁地快速往外一甩。

砰!

網球,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竄了出去,牽引著全場千千萬萬的視線一起移動,腦袋紛紛跟著轉動起來。

從一側,到另一側。

直線。

嚴格來說,應該是斜線,從雙打線之外回到單打線之內,這條線路必須是斜線,網球畫出一道迴旋鏢的曲線;但是,落點就在小茲維列夫正手位底線的大三角之內,瞄準死角,展開錘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