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

小茲維列夫已經佔據絕對主動,但最後,這一分卻歸屬高文。

怎麼回事?

“40:30”。

就在六十秒前,小茲維列夫手握連續三個局點,保住發球局輕而易舉,但轉眼就只剩一個,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

“啊!”

小茲維列夫彎下腰來,又是懊惱又是鬱悶,丹田深處發出一聲低低的怒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失誤。

然後,重新站直,卻沒有看向高文,徑直轉身回到底線。

哪怕不需要眼神接觸,小茲維列夫也能夠想象,那傢伙現在肯定非常得意,他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看到那張洋洋得意的臉孔。

專注!

他需要專注。

還有一個局點。

所以,下一分呢?繼續壓制正手嗎?連續六次發球全部壓制正手?但如果轉換反手的話,是不是太明顯了?

小茲維列夫的腦袋快速運轉起來,高文的腦袋也同樣快速運轉起來。

二區。

外角。

終於!

小茲維列夫終於做出改變,祭出二區的經典戰術,外角壓制反手,將對手拉出場地,透過發球建立優勢。

可惜。

發球下網。

小茲維列夫還是希望能夠提高一發質量,但下壓得太狠,直接砸在球網上,這一局的第一次二發。

空氣,微微有些緊繃。

小茲維列夫的心臟狂跳不止,壓力排山倒海,種種雜亂思緒洶湧起來:

如果這一分再丟的話怎麼辦?高文是否會搶二發?進入平分的話又會發生什麼?

二發應該選擇什麼戰術?回到正手位還是繼續壓制反手?高文又是如何預判的呢?

其實,此時最需要的是專注和冷靜,但紛紛擾擾的思緒就是無法遏制,心臟彷彿就要炸裂開來一般。

二發。

外角。

連續第二次,小茲維列夫選擇壓制高文的反手,這就是二區最經典的戰術。

而且,這次發球成功進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