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迎面走來,嘴角帶著淺淺的笑容,朝著吳迪伸出右手,將吳迪拉了起來,扶著吳迪慢慢走了幾步。

即使再疲勞再痛苦,也還是需要讓心肺功能慢慢緩解下來,否則後續會更難受。

吳迪看著旁邊幾個人,連連搖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就是不停喘氣。

站在旁邊的高文形成鮮明對比,儘管滿頭大汗,但看起來還有餘力,眼睛明亮、神情輕鬆,全然沒有消耗殆盡的模樣,輕盈的腳步似乎再跑五十圈也沒有問題,他迎向了李喆的視線。

“頭腦!”

“其實,就和馬拉松一樣,一旦進入變速模式,那麼就是頭腦戰爭了,爭奪速度掌控權,並不是純粹體力和速度的競爭。”

“主要還是我殺了你們一個措手不及,你們對五十圈的距離沒有做好準備,自然也就沒有做好規劃。”

高文,並沒有洋洋得意,依舊保持著理智和冷靜,“套圈”,沒有看起來那麼誇張——

單純考驗體能的話,差距不止於此。

李喆卻笑不出來,板著一張臉,“所以,你是在諷刺我們沒有腦子嗎?”

高文:……

李喆看著高文凝滯了半秒的表情,頓時就燦爛地大笑起來,“哈哈,嚇到你了吧?扳回一城!”

高文啞然失笑,舉起雙手錶示投降。

李喆卻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沒有再繼續打趣,“高文,你覺得,我們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如此龐大如此複雜的主題嗎?

高文非常意外,他也沒有掩飾自己的意外,他並不認為自己已經到了能夠“指點江山”的級別。

李喆笑了起來,一眼就能夠看出高文的困惑,又接著解釋了一句,“不用想得太複雜,就是我們私底下的討論。”

“就好像你剛剛說的,我們預料到體能訓練可能比不上你,但沒有對比就沒有落差,沒有想到差距如此大,所以我有些好奇罷了。”

李喆也能夠理解高文的遲疑——

交淺情深。

他們,畢竟才剛剛碰面;而國內競技體育的體系又是……一言難盡,每位頂尖運動員都需要面臨複雜局面。

貿貿然地就要求高文在這裡指點江山,然後憑藉著一句話兩句話就改變整個體系,這顯然是不實際的。

“領隊和教練他們都不在這裡,也就是我們私底下閒聊罷了。”

李喆又解釋了一句。

和他們一樣,教練他們都以為高文下午才會過來,而上午就是一些基礎的熱身訓練,所以李喆負責帶隊,他們並沒有出席,而是在思考團體賽的排兵佈陣:

如何巧妙運用好高文,這顯然是一個課題。

李喆的表情裡流露出一抹真誠。

“我打球一輩子了,卻始終沒有走上更高的舞臺,現在後面這群年輕人擁有機會,阿擇還在墨爾本贏了一場比賽。”

“我想著,也許未來我們可以擁有更多可能。”

在李喆的眼睛裡,高文能夠看到真誠,還有熱愛,他是真正熱愛網球,熱愛腳底下這片球場。

高文並不認為自己具備指導他人的能力,畢竟他自己也依舊在學習在進步在努力的階段,更何況是對整個訓練體系給予意見呢?

但也許,他可以說出自己的體驗和看法,就好像年初在墨爾本公園和張擇一起訓練一樣。

高文和李喆一樣,真心實意地希望著,華夏大陸上能夠湧現越來越多新秀,讓網球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光芒。

他,他,還有他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在賽場拼搏的戰鬥裡,並不是孤獨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