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此賽程安排,只有非常非常小部分球員能夠選擇,對於大部分球員來說,慈善賽和表演賽都沒有他們什麼事兒,這也意味著,他們必須在前兩週完成熱身。

一部分球員,兩週都參賽,儘可能適應比賽氛圍,但代價可能就是,澳網期間的體能分配會出現問題,那些不需要參加資格賽就能夠入圍正賽卻又無法進入種子籤位的球員們,往往都會這樣選擇。

一部分球員,選擇一週參賽,但是單打和雙打雙線作戰,儘可能多多適應球場時間。

此時,賽事選擇就至關重要了,因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一月是兩個氣候,這也是澳網的最大挑戰之一。

一月第一週和第二週全部都是兩百五十積分的賽事,但舉辦地點各不相同。

一月第一週,布里斯班、多哈、金奈。

一月第二週,悉尼、奧克蘭。

其中,布里斯班和悉尼都在澳大利亞,奧克蘭在紐西蘭,這顯然都是合理的選擇。

多哈在卡達、金奈在印度,兩座城市都在北半球,雖然靠近赤道,氣候沒有問題,但終究不是澳大利亞。

可想而知,多哈和金奈兩站賽事,如果想要吸引頂尖球員參賽的話,就需要更加積極也更加主動一些;否則,布里斯班擁有天氣和交通的便利優勢,輕而易舉就能夠吸引到一眾球員加盟。

眾所周知,那些石油大亨們財大氣粗、一擲千金,所以每年多哈的參賽陣容都堪稱豪華,因為出場費高昂。

看看今年的參賽名單:

布里斯班,費德勒、錦織圭、拉奧尼奇、迪米特洛夫。

金奈,瓦林卡、菲洛佩茲、阿古特、戈芬。

多哈,德約科維奇、納達爾、伯蒂奇、費雷爾。

其中,穆雷因為休賽期的訓練調整還沒有達到滿意的程度,於是他決定,跳過熱身,直接空降墨爾本。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高文出現在了多哈的參賽名單裡,而不是布里斯班,位列四號種子,這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因為多哈的賽事組委會肯定發出了正式邀請,並且開出了一個令人無法拒絕的條件。

繼贊助商之後,賽事方面也初步認可了高文在巡迴賽的位置,卻不知道托比亞斯在背後扮演了什麼角色。

方方面面地,高文全面崛起,爆發出難以置信的能量。

聿嘉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太過期待,必須降低期待,不是因為他不相信高文,而是因為現在全世界都在殷殷期待著高文的表現,高文的肩膀上已經承載太多太多壓力——

那些噴子黑粉們始終認為,高文“不配得到如此讚譽”。

“德不配位”。

就好像瓦林卡一樣。

一座大滿貫冠軍,一座大師賽冠軍,兩座重量級的冠軍證明了能力與實力,但挑剔苛刻的黑粉們依舊認為:

“這有什麼,還不就是‘一滿貫’的水準?運氣好一點罷了,曇花一現,轉眼就消失不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