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 氣沉丹田(第1/3頁)
章節報錯
……啪。
第十七次拍球結束之後,德約科維奇終於拋球了。
二區。
內角。
一發,進了。
站在懸崖邊上,德約科維奇再次燃燒小宇宙,時速197公里的一發內角,準確進區,落點非常靠近t點。
高文,飛舞起來了,因為腳步移動來不及,只能依靠上半身的延伸,勉強一檔,整個人騰空飛了起來。
一頂一蹭。
勉強將網球擊打回去,但看到飛行拋物線就能夠判斷出來,質量一般,沒有能夠將落點壓得足夠深。
卻不知道德約科維奇是否會順勢上網,但即使不會,德約科維奇也必然展開進攻。
一頓,一轉。
高文的腳步緊接著就朝左側橫向移動,站在反手位,準確無誤地等到了德約科維奇的正手發力進攻。
平時,德約科維奇在正反手擊球基本都是以“卷”、“兜”等等方式為主,這也意味著網球的絕對速度和力量並不強勁,在防守端往往能夠形成完美的包裹,處理任何來球;但在進攻端則缺少一點衝擊力。
這次,卻不同,德約科維奇擊打出一個平擊球,尾勁十足,即使高文順利觸球,擊球手感也稍稍不同。
果然!
倉促之間,高文的揮拍動作沒有能夠做完整,回球的落點控制也差強人意,然後德約科維奇急風驟雨般的擊球緊接著就再次席捲而至。
而且,此前德約科維奇和高文數次都選擇重複落點的相持,“正手vs正手”或者“反手vs反手”的對峙貫穿始終。
這次,德約科維奇則搶了一個上升點,第一拍反斜線、第二拍斜線,從反手到正手,分點覆蓋全場。
關鍵詞:變化。
一般來說,職業球員基本都是如此,越是緊要關頭、越是關鍵時刻,他們總是習慣回到自己最熟悉最舒適的擊球領域裡,這是人之常情,因為最熟悉的往往就是最擅長的。
包括四巨頭也不例外。
像今晚,德約科維奇在第五盤,擊球就越來越保守,正手兜一板、反手兜一板,兜來兜去、沒完沒了。
但四巨頭和普通球員的最大區別就在於:
如果需要的話,關鍵時刻,他們也敢於變化,敢於抓住機會。
關鍵分,一分或者兩分,逮住了,這就已經足夠,然後,勝負就被顛覆。
此時,就是如此。
德約科維奇在自己的舒適領域範圍裡,打破第五盤的擊球規律,讓高文陷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