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約科維奇是一個有膽識也有魄力的球員。

在大滿貫半決賽和決賽裡,在對陣包括其他三巨頭在內的不同球員時,德約科維奇都曾經嘗試過這樣的戰術。

大比分“2:1”領先,如果體力遭遇困境,那麼第四盤放水,以懸殊比分輸給對手,然後決勝盤發力,最終取勝。

從以前到現在,德約科維奇都不是一個熱血衝動的球員,他不會像納達爾那樣從第一分拼搏到最後一分——

當然,納達爾這樣的球員在整個巡迴賽裡也不多見。

德約科維奇更加善於計算、善於衡量、善於博弈,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應當放棄的局數絕對不會猶豫。

也正是因為如此,費德勒和納達爾在登頂大滿貫冠軍的道路上,都曾經有過七場“3:0”不失一盤的記錄,但德約科維奇沒有,一次都沒有。

是德約科維奇的實力沒有達到如此高度嗎?

絕對不是。

而是德約科維奇認為沒有這樣的必要。

當然,“放水”,也是需要技巧的。

一方面,不能讓對手贏得太輕鬆,必須持續消耗對手,否則決勝盤自己也有可能無法順利佔據上風。

另一方面,不能隨隨便便就丟掉勝利,必須簡單嘗試一下,如果對手出現波動,德約科維奇出現機會贏下第四盤,那麼他也絕對不會手軟。

所以,德約科維奇的比賽,第四盤,輸個“1:6”、“2:6”屢見不鮮,但“0:6”潰敗的情況卻非常罕見。

遠得不說,今年澳網對陣瓦林卡的半決賽,第四盤丟了一個“4:6”,然後在決勝盤送出一枚甜甜圈,這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換而言之,即使輸掉第四盤,德約科維奇也依舊牢牢掌握主動,而且,這不是他第一次面臨如此局面,他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特別是面對現在氣勢如虹、虎虎生威的對手,德約科維奇清楚地知道應該如何瓦解對手的這股氣勢——

比起巴黎大師賽的三盤兩勝制來說,大滿貫的五盤三勝則給予德約科維奇更多調整空間,他也更加有把握。

於是,第四盤,稍稍有些意外,但細細深想,應該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許不符合澳大利亞球迷和塞爾維亞球迷的期待,對於中立球迷來說卻是一個喜訊。

轉折點,一共有兩次。

第一次。

在第二局,也就是高文的第一個發球局,德約科維奇率先保住自己的第一個發球局之後,馬上就發動連續攻擊。

這一局的競爭非常激烈,高文錯過一個局點、挽救三個破發點,前後耗時整整八分鐘,最終還是高文順利保發。

德約科維奇有些懊惱也有些氣餒,直接摔拍了,緊接著就在自己的發球局裡出現波動,送出兩個連續破發點,儘管挽回了一個,但第二個還是遭遇破發。

從此時就可以看得出來,德約科維奇應該是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體力極點,試圖咬牙堅持,但還是沒有能夠堅持住。

先是德約科維奇沒有能夠破發,而後又遭遇破發,這也導致德約科維奇在第四盤前半段就早早陷入落後局面。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文處於持續回暖狀態,手感曲線一路飆升,這也奠定了德約科維奇在第四盤的戰術。

第二次。

在第五局,德約科維奇的發球局,比分在“0:30”的情況下,德約科維奇出現了疑似大腿抽筋的情況。

一度打亂比賽節奏,因為比賽正在進行中,按照規則,德約科維奇不能接受治療,他必須等到這一局結束之後才能夠使用醫療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