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

江彥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緊握雙拳,站立起來,熱淚盈眶地嘶吼著咆哮著呼喊著,鮮血正在沸騰。

戰鬥!

不屈不饒、不卑不亢地戰鬥到最後一刻!

即使面對“七分之亂”的壓迫和攻擊,那又如何?

即使站在懸崖邊上獨自面對全世界,那又如何?

即使全世界都不相信高文能夠取勝,那又如何?

屬於高文的戰鬥,依舊沒有結束。

喊著喊著,眼淚就掙脫眼眶的束縛,掉落下來,幾乎就要燙傷臉頰;但是,江彥雲完全不在乎這些,只是盡情地暢快地肆意地將胸腔裡的情緒全部釋放出來,用最狂熱的嘶吼,點燃眼前的這座球場。

你要一場戰爭,那麼我就給你一場戰爭!

客場作戰?

那又如何?

那些謾罵、那些憤怒、那些羞辱、那些挑剔、那些噓聲,所有的所有,全部都會轉變成為戰鬥的燃料!

以一敵百,“97%對3%”,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場戰鬥,到底誰能夠成為最後一個保持站立的男人!

又何止是江彥雲呢?

高弘禮站起來了,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站起來了,佩爾特站起來了,就連格拉芙也沒有忍住站了起來。

握緊拳頭!放聲高呼!

自開場以來就一直在忍耐控制,壓抑了又壓抑,“七分之亂”過後更是達到巔峰,壓抑的情緒終於釋放。

眼前的高文,年僅十九歲,職業生涯的第二個大滿貫決賽。

但是,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此時此刻,正在胸腔裡跳動著撞擊的,是一顆冠軍之心!

“當我們在討論高文的時候,到底在討論什麼?”

“他的正手?他的反手?他的移動?他的防守?”

“不,全部都不是。”

“當我們看到高文在球場之上比賽的時候,靈魂深處的戰鬥意志始終在燃燒,那份堅韌那份意志那份鬥志,真正地閃閃發光,越是危險越是困難越是關鍵的時刻,就越是能夠展現這位年輕球員的大心臟。”

“他,就是為了戰鬥而生!”

“這場比賽還沒有結束,觀眾朋友們,這場比賽還遠遠沒有結束。”

張盛也是心緒洶湧,說著說著,聲音就微微有些沙啞——

他們真的已經等待太久太久了。

等待著一個具有戰鬥精神敢於直面一切挑戰的球員,苦苦守候,一直到現在,他們在這位年輕網球球員身上看到了這份韌勁和堅毅。

那顆冠軍之心,正在跳動著。

就連比利簡金夫人和羅德拉沃爾先生也毫不吝嗇地拍打著雙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地注視球場。

沒有人能夠拒絕這樣的時刻這樣的戰鬥,競技體育的魅力在這一刻,肆意綻放!

不是賽點,卻勝過賽點。

“3:3”。

高文挽救連續三個破發點,連下五分,不可思議地保住發球局,將第三盤的勝負懸念延續了下來。

羅德拉沃爾球場的緊張氣氛,推向一個全新高度。

那麼,德約科維奇呢?

在沒有人注意到的時候,德約科維奇利用擦汗的時間,稍稍冷靜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