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鐘之內,先是穆雷輕取索薩晉級第三輪,而後是塞皮爆冷擊敗費德勒,再是高文和托米奇登場。

短短時間之內,社交網路之上的討論話題沸沸揚揚地交織在一起,意外地碰撞在一起,然後就爆發出無與倫比的能量。

澳大利亞球迷們渴望著一場勝利, 一場橫掃陰霾的勝利,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勝利,一場揚眉吐氣的勝利。

“伯納德,加油!”

“抗華英雄托米奇。”

“澳大利亞的重任就全部壓在你肩膀上了,伯納德。”

“托米奇,請證明你自己是一個冠軍!”

“伯納德,是時候兌現自己的網球天賦了,就是現在!現在!”

鋪天蓋地。

角角落落。

本來就備受矚目的比賽,現在更是達到一個全新巔峰,墨爾本公園現場更是成為藍色對抗紅色的海洋。

然而,比賽開始之後,卻令人失望,準確來說,賽前多麼渴望,此時就多麼失望。

在高文面前,托米奇顯得有些漫不經心,缺乏得分手段的短板被急劇放大,節奏變化和戰術佈局的優點更是完全發揮不出來——

因為高文總是能夠走在他的前面一步,以至於托米奇束手束腳狼狽應對。

第一盤,雙方你來我往還頗為精彩,在海信球場山呼海嘯的加油助威聲之中,托米奇確實打出了一些好球。

雙方一路僵持到“4:4”,兩位球員都有挽救破發點的表現,比分交錯上升,遲遲沒有能夠打破平衡。

關鍵時刻,高文閱讀比賽和把握機會的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明明比托米奇年輕三歲,比賽經驗也遠遠不如對手,卻更加老道更加沉穩也更加高明。

在盤末階段,連贏八分,連續送出兩個“lovegame”,一波流橫掃將首盤勝利收入囊中。

托米奇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糊里糊塗就已經輸掉了第一盤,最後兩局到底是怎麼丟的都不知道。

然後,比賽就慢慢失去了控制。

此消彼長。

在第二盤和第三盤的比賽裡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一方面,托米奇的專注度開始往下掉,一些擊球顯得非常草率,失誤持續增長不說,佈局和控球的表現也在持續下滑,整個比賽顯得支離破碎。

另一方面,高文越打越好,慢慢顯露出世界排名第八的強者氣質,統治力初顯, 整個比賽的差距就慢慢拉開。

正如張盛在解說的時候所說,

“高文的狀態, 伴隨著比賽一輪一輪地進行,正在一點一點打出來,以賽代練,確實可以看到明顯進步。”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他的發球狀態越來越好,現在雙誤已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今天第一盤比賽僅僅只有一個雙誤,這是完全正常的數字;發球動作也已經穩定住了,發球成功率和一發得分率都有明顯提升。”

從多哈到墨爾本,透過足夠的比賽觀察,張盛也能夠看出高文在休賽期修改技術動作的真正意圖。

“現在,高文的發球動作更加簡潔更加連貫,同時對力量的運用更加充分更加飽滿。”

“一來,發球威力提升;二來,發球之後的動作回位以及後續進攻銜接更加快速更加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