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並肩作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文,是認真的,沒有在誇大沒有在恭維也沒有在開玩笑。
縱覽華夏網球男子單打的歷史征程,可以濃縮為兩個名字。
一個是潘兵。
潘兵自1990年首次登頂亞運會男子單打冠軍,就開啟了自己對華夏大陸男子單打整整十年的統治,可謂是一枝獨秀、橫掃千軍,基本處於獨孤求敗的位置。
也正是潘兵,在國際賽場開啟了局面。
1995年,潘兵在澳網征戰資格賽,取得一場勝利,這也是華夏網球男子單打歷史上的第一場大滿貫勝利。
同年,潘兵世界排名來到176位,重新整理華夏男子單打球員的新高,並且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人能夠超越。
另一個是張擇。
2012年,年僅二十二歲的張擇在法網資格賽取得一場勝利,這也是華夏男子網球時隔十七年再次在大滿貫男單賽場贏得勝利。
緊接著同年,張擇持續自己突破的腳步。
張擇先是在溫網資格賽取得了又一場勝利,但非常遺憾,和法網一樣,也還是沒有能夠更進一步。
而後又憑藉著出色的挑戰賽成績,世界排名上升到173位,重新整理了潘兵此前的紀錄。
並且在九月的帝都公開賽迎來了突破,在次輪擊敗五號種子加斯奎特,這也是華夏男子單打球員歷史上首次擊敗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球員,這場勝利也讓張擇的即時排名上升到154位,繼續重新整理個人新高。
然後,2014年,張擇在澳網資格賽連勝三場,昂首闊步地殺入正賽,再次創造歷史。
一步,一個腳印。
從潘兵到張擇,整整等待了十七年;而張擇自己,從2012年的冒頭到2014年的突破,也足足花費了三年。
這些時間,轉化成為文字,也就是短短數行而已,但落在潘兵和張擇身上,那分分秒秒的煎熬與掙扎,就只有自己知道。
雖然速度不快,但張擇確確實實正在用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創造歷史;並且在過去兩年,始終都是華夏男子單打的旗幟人物。
也許,有些人對此不屑一顧,因為“世界排名154”、透過資格賽考驗進入正賽,這些成績似乎沒有那麼輝煌,在“所有人都關注冠軍”的殘酷競技體育世界裡,更是不值一提,甚至不引以為榮、而引以為恥。
然而,真正的聰明人卻應該知道,沒有前人栽樹,就不會有後人乘涼。
奇蹟,並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
潘兵和張擇,他們都是開拓者,也是奠基者,他們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攀登高峰,進入更高領域,後來者們才能夠踩著他們的肩膀看到全新的世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奇蹟也不是一天成就的。
2014年的美網,高文石破天驚,在法拉盛的兩週時間內,就一鼓作氣地書寫全新的故事。
終於,張擇再也不是一個人踽踽獨行、孤軍奮戰,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僅有了小夥伴,而且這次還有了引路人。
所以——
當托比亞斯在詢問訓練場地的時候,高文在簽到處看到了張擇的名字,想了想,然後就有了此刻的相遇。
高文是認真的,他是因為張擇而過來的。
屬於華夏網球男子單打的“過去”、“現在”、“未來”,就這樣,在墨爾本公園的十七號練習場,沐浴在漫天夕陽底下,交匯在了一起。
張擇,滿腔熱血,洶湧澎湃,看著眼前比自己小了五歲的高文,他不由就呆愣住了,卻稍稍和高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