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 冤家聚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機緣巧合地,澳大利亞媒體和華夏媒體一樣,矚目視線全部熙熙攘攘地聚集在3/4區,引發全面熱議。
而且,3/4區底下的兩個小分割槽,如同謊言一般,還有更多出人意料的看點:
一個,是高文領銜的5/8區;一個,是納達爾領銜的6/8區,這兩個分割槽將分別決出一位勝者進入八強,彼此之間展開對決,然後勝者進入四強。
5/8區,聚集五位澳大利亞本土球員,而且清一色全部都是年輕球員,除了1987年出生的山姆格羅斯(samgroth)之外,全部都是1990年以後出生。
6/8區,聚集一眾巡迴賽中堅球員,安德森和加斯奎特,他們都是納達爾的同齡人,另外摻和了一個1992年出生的迭戈施瓦茨曼(dieschwartzman)。
所以,這到底是什麼?
即使是故意設計,也很難很難設計出這樣的籤表,如同“飢餓遊戲”的生存戰一樣:
一個分割槽,新生代展開廝殺。
一個分割槽,中生代正面對決。
然後,“新生代vs中生代”,在八強強強相遇,因為太過巧合,堪比劇本,但問題就在於,這是真實發生的。
簡而言之,3/4區,確實處處都是暗雷;而且,悄無聲息聚集整個澳大利亞的注意力,一切都有可能。
不確定,不確定,還是不確定,儘管矚目視線全部都在納達爾和高文身上,但八強席位也依舊難以預測。
而且,首輪就有一場萬眾矚目的精彩對決:
“高文vs科吉納基斯”。
不僅是新生代球員的對決,而且還有本土球員的參與,矚目熱度更是直線攀升。
自去年夏天以來,科吉納基斯就迎來青少年的全面成長期,進步明顯,世界排名也從三百開外一路飆升進入前一百五十名。
目前在澳大利亞的一群年輕球員之中,名氣僅次於托米奇和克耶高斯,乾脆利落的暴力打法也贏得無數球迷喜愛,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今年拿著澳網的外卡連續第二年征戰正賽。
去年,初出茅廬的科吉納基斯職業生涯首次登上大滿貫舞臺,就擊敗一名資格賽球員晉級第二輪,然後輸給了納達爾。
此次澳網,科吉納基斯首輪就即將碰撞新科美網冠軍高文,連續第二年面對一個並不簡單的籤表,本土媒體的雞血已經第一時間注射完畢——
在澳大利亞全部十名男子球員之中,科吉納基斯是唯一一位首輪面對前八號種子的球員,自然是話題焦點。
用本土媒體的話語來說就是,“不壞,不壞”。
顯然,在他們眼中,前八號種子球員之中,高文無疑是最容易對付的軟柿子,也許伯蒂奇和錦織圭也沒有那麼難對付,但他們整體實力非常紮實也非常穩定,爆冷難度反而更高,那麼就只有高文了。
磨刀霍霍。
已經有媒體開始期待科吉納基斯首輪爆冷了,而此時,距離抽籤儀式結束,才剛剛過去不到一個小時而已。
當然,對於高文和科吉納基斯兩位球員來說,這場比賽也有特別意義,牽扯到……“私人恩怨”。
也許,勝負懸念,從首輪就已經開始,冤家聚首,別有風味。
所以,對高文來說,這到底是一個上籤,還是一個下籤呢?
但認真想想,籤表再硬,還能夠比去年美網更硬嗎?
至少,在新聞媒體和專業人士眼中,2015年澳網的死亡分割槽,不是3/4區。
4/4區,費德勒對位穆雷。
毫無疑問,兩位天王級別人物的對陣,無疑是整個籤表的重中之重,同時也為這一分割槽贏得了“地獄”稱號。
這,才是死亡分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