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埃琳娜總是委屈、總是憤怒、總是主動出擊,一方面和不少觀眾產生口角爭執,另一方面也在巡迴賽得罪了不少球員家屬們,特別是德約科維奇的對手們。

但是,埃琳娜始終不為所動,繼續我行我素,如同鬥魚一般。

就好像這次。

為了維護德約科維奇,埃琳娜不介意成為保護小雞的母雞,主動出擊,從來不會顧忌得罪其他人。

其實,德約科維奇已經妥善處理好了事情,一筆帶過就好,然後事情就會煙消雲散;但埃琳娜依舊委屈不已,畫蛇添足地挺身而出,又重新讓事情變得複雜起來。

當然,對於記者們來說,自然是舉起雙手雙腳歡迎——

“德約科維奇vs澳網組委會”。

這也是一場大戲!

埃琳娜直接就將槍口瞄準了組委會,言語之間還暗暗拉踩了費德勒和納達爾一番,接下來就看澳網賽事組織者如何接招了,雖然大機率來看,應該是德約科維奇不得不吞下這口氣:

強龍不壓地頭蛇。

這裡是澳大利亞,賽事主場,沒有球員會希望在比賽開始之前就把主場觀眾得罪光的。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德約科維奇隊伍裡的關鍵人物還沒有登場呢。

如果說埃琳娜就事論事,傳遞出一個正確信心,只是言辭稍稍犀利而已,依舊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那麼世界第一的父親塞爾揚德約科維奇(srdjandjokovic),就再次不負眾望地挺身而出放炮點火。

“恥辱!”

在面對記者的時候,塞爾揚如此說到。

“這是一種歧視、一種羞辱。”

“你們跪在地上舔費德勒和納達爾的鞋子,但他們永遠不會贏得澳網冠軍,至少諾瓦卡在籤表裡的時候不會。”

“這也就算了,因為這是你們的一貫德性,我早就已經不奇怪了。”

“可是,戈文?那小子?”

在這裡,因為塞爾揚的口音太重,以至於記者們都愣了愣,一直到後面話語噼裡啪啦地往外倒之後才意識到:

高文。

塞爾揚說的是高文。

但如此反應,卻不知道是口音問題,還是塞爾揚故意的。

“他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小屁孩,嚴重過譽。”

“他進入職業比賽多久?他贏得了多少比賽?他的世界排名就應該在一百二十八名,那位置剛剛好,最適合他,但現在所有人都在稱讚他是下一個世界第一,你們知道嗎?諾瓦克才是現任的世界第一。”

“諾瓦克才是現在全世界最出色的球員,那個滿嘴都是絨毛的孩子永遠都不可能贏得澳大利亞的冠軍,永遠!”

“所以,你們現在在做什麼?因為這樣一個小毛孩而羞辱諾瓦克?這等於羞辱你們自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