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 後會有期(第2/2頁)
章節報錯
繼納達爾爆冷輸給資格賽球員之後,德約科維奇也止步八強爆冷輸給卡洛維奇,前兩位種子雙雙出局。
堪比西伯利亞的冷門。
但是,怎麼可能?
在職業網壇裡,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是公認的“接發球大師”,兩位球員的接發球能力得到眾口一致的認可。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面對發球大炮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德約科維奇和穆雷沒有問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每次納達爾遭遇發球大炮的時候,專業人士和資深球迷們都需要為他捏一把汗。
其實,這是一個刻板印象,稍稍有些偏差。
可以對比這樣一組資料,目前ace數量的歷史榜單之上,位居前四名的球員是卡洛維奇、伊斯內爾、費德勒和奎雷伊。
暫時撇開位列四巨頭行列的費德勒不說,單單說卡洛維奇、伊斯內爾和奎雷伊這三位典型的發球大炮,看看截止到2014年為止,四巨頭對陣他們的勝負戰績:
費德勒,二十二勝三負,分別輸給卡洛維奇一場、伊斯內爾兩場。
納達爾,十六勝零負,保持不敗。
德約科維奇,二十勝五負,分別輸給卡洛維奇一場、伊斯內爾兩場、奎雷伊兩場。
穆雷,二十二勝兩負,兩場敗績全部來自奎雷伊。
也就是說,納達爾是唯一一位保持全勝的球員,而德約科維奇則是唯一一位面對三位發球大炮都有敗績的球員。
當然,羅列如此資料,並沒有絕對意義,畢竟每位球員的風格都不同,每場比賽的具體狀況也不同;而且,在三位球員之外,菲洛佩茲、拉奧尼奇、安德森、羅迪克等等球員的發球威力也非常出色。
儘管如此,依舊能夠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
網球,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發球與接發球僅僅只是其中兩個環節而已。
在面對發球大炮的時候,納達爾的表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令人擔驚受怕;同樣,德約科維奇的表現也沒有想象中那麼輕鬆寫意。
就好像現在。
面對卡洛維奇,德約科維奇浪費一個賽點,苦戰三盤出局。
怎麼可能?
但就是這樣發生了,職業生涯對陣卡洛維奇,德約科維奇現在也是戰績落後,一勝兩負。
此時,人們終於有些實感了:
賽季之初,每位球員都在調整狀態,即使是四巨頭也不例外,結束漫長休賽期之後,他們都需要時間也需要比賽來找回手感。
看看德約科維奇,前兩輪單打比賽兵不血刃,兩場比分都是“6:2”、“6:1”,順風順水,沒有遭遇任何挑戰就強勢晉級,但同時也意味著,他沒有能夠在球場停留更多時間調整狀態,尋找強強對抗的手感。
不由令人回想起去年的巴黎大師賽決賽,簡直是一模一樣的情況。
當時遭遇高文,底線難纏、攻防兼具;現在遭遇卡洛維奇,發球強勢,快刀斬亂麻,如果接發球端遲遲無法開啟局面的話,那麼德約科維奇最擅長的底線斡旋能力也就無從發揮,不確定性就這樣被放大。
最終,一日雙敗,雙打和單打先後出局,滿地都是眼鏡碎片。
又一次地,多哈觀眾們的殷殷期待再次落空,誰都沒有想到,這次率先掉隊的居然是德約科維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