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錯位對決(第1/2頁)
章節報錯
啪。啪。
納達爾拍了拍網球,豆粒大小的汗水順著鼻翼滑落,砸在球場之上綻放盛開,他抬起頭看了高文一眼,確定高文已經做好準備,然後才準備發球。
整個鑽石球場,鴉雀無聲,因為緊張也因為焦灼,不由自主就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球場。
盤點。納達爾在自己的發球局裡,拿到連續兩個盤點。
啪。啪。
納達爾再次拍了拍網球,左手用力握了握球拍,靠近底線的腳步輕輕挪了挪,然後右手扯了扯褲子邊緣,又先後拉了拉左肩和右肩的球衣,確保球衣不會緊緊貼著面板;再分別擦拭兩頰和鼻翼的汗水,結束整套發球準備動作之後,再次拍球。
在整個男子職業網壇裡,納達爾是個人強迫症的典型代表人物,有著自己一套必須遵守的強迫症套路:
比如礦泉水瓶必須商標面對自己接下來打球一側的球場;比如登場和離場的時候絕對不踩任何一條邊界線;比如每次更換新球之後的下一局比賽都必須更換球拍。
而發球套路,也是經典,一系列瑣碎的小動作必須全部做完,才能夠發球,這也已經成為他的經典標誌。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納達爾表示,主要還是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因為他流汗特別嚴重,如果不擦拭汗水並且保持肌肉靈活運轉的話,接下來打球就特別難受,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強迫症。
另外,也是給予納達爾思考時間,他需要思考如何發球如何佈局如何進攻,否則匆匆發球的話,一發失誤的機率高達90%以上,因為注意力依舊在分散。
所以,每次發球,納達爾都必須完成自己的整個套路。
任何時候都是如此,此時面對盤點或者賽點,也仍然一絲不苟地完成整個流程動作,然後才進入拍球發球的階段。
啪。啪。
蹬地!上步!拋球!
納達爾的整個發球動作相對簡潔,拋球高度一般般,所以啟動之後的動作銜接就顯得快速敏捷,爆發力強。
砰!
一區,內角,平擊。
非常突然地改變發球戰術,因為納達爾的發球基本都是以旋轉加落點為主,並不追求發球直接得分或者ace,而是以發球作為佈局,展開自己的比賽——
根據atp官方資料統計,儘管納達爾發球遠遠不是最強,但依靠發球建立優勢,隨後第二拍搶攻的成功率,他卻是歷史最佳。
於是,納達爾也被譽為是“發球過後第二拍進攻的最強者”。
自比賽開始以來,納達爾普遍堅持自己原有戰術,但是在拿到連續兩個盤點之後,他突然做出改變。
在2017年,莫亞正式成為納達爾的主教練之後,發球環節和進攻方式的改變,讓納達爾在硬地的競爭力迎來蛻變;但是在此時,納達爾的叔叔託尼納達爾(toninadal)依舊是他的主管教練,這些技戰術的使用就非常罕見了。
這也恰恰看出納達爾的戰術組合,因為自己擁有兩個盤點,所以納達爾大膽地打破慣性做出一些冒險嘗試,並且為第二盤做鋪墊,即使丟掉這一分也沒有關係。
重點,在於全場佈局。
於是,平擊,內角,壓制高文反手。
因為太過突然也太過意外,高文確實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沒有預判可言,全憑條件反射完成擊球。
但緊要關頭,細節還是能夠看出高文的準備充分——
他沒有退縮。
不僅沒有,而且還主動迎前,以硬碰硬的姿態搶了上去,所以,即使沒有預判,但雙手反拍的回球依舊搶得非常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