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調整狀態(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區別在於,比賽經驗豐富的老將們,調整能力自然更加出色;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將們,缺少控制能力,起伏也就更加明顯。
“從第一盤的過程來看,高文依舊在調整也依舊在適應,兩次落後都重新扳了回來,證明他的實力;但搶七局裡的失誤控制不是很有效,非受迫性失誤葬送了第一盤的努力,這顯然不是高文習慣的比賽狀態。”
“但是,我們依舊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高文一直在想辦法,腦子始終在轉動,這意味著,即使遠離訓練場那麼長時間,骨子裡的鬥志仍在,所以,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第二盤比賽,看看高文的表現。”
老實說,儘管高文率先丟掉第一盤,但詹俊並不擔心,更準確一點來說,他們關注的不是一場比賽的勝負,而是這一場比賽展現出來高文的狀態,對於後續亞洲賽季的影響——
登頂大滿貫冠軍之後,褪去黑馬光環,高文是否依舊具備衝擊勝利、衝擊冠軍的那股銳氣,特別是在他已經成為所有人顯而易見的一個靶子的情況下,如何找回比賽狀態,這才是連綿職業生涯的關鍵。
大滿貫奪冠前和奪冠後,比賽狀態和競技狀態,其實是兩回事。
最顯著的案例,不需要追憶太遙遠,德約科維奇就是現成的例子。
2008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德約科維奇以絕對強勢的表現登頂冠軍,成為有史以來第四年輕的澳網冠軍,前途一片光明,業內人士的讚譽之上溢於言表,無數人都認為他可能打破費德勒和納達爾的統治。
然而,在那之後,德約科維奇的職業生涯卻遭遇瓶頸——
從2008年法網到2010年的美網,連續十一個大滿貫,德約科維奇都沒有能夠取得更進一步的突破。
儘管從世界排名、大師賽戰績、全年表現等等來看,德約科維奇已經穩穩佔據頂尖集團的一席之地;但是,比賽最關鍵最困難的時刻,屢屢看到德約科維奇掉鏈子,因為腹瀉因為傷病提前退賽的次數已經超過一隻手,以至於“關鍵時刻疲軟”的關鍵詞成為德約科維奇的標籤。
不止一次,業內人士紛紛指責德約科維奇缺少韌勁和意志,“也許將永遠止步一滿貫”,這就是人們的結論。
誰都沒有預料到,2010年年末的戴維斯盃成為德約科維奇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在這項日漸式微的國家團體賽裡,德約科維奇率領球隊擊敗強大的法國隊登頂冠軍,來自國家的榮譽感讓這位年輕球員脫胎換骨,完成轉變。
包括德約科維奇自己都沒有預料到。
隨後,在緊隨而至的2011賽季,德約科維奇一舉拿下澳網、溫網、美網三座大滿貫冠軍,正式完成蛻變。
從德約科維奇來看“一滿貫球員”,2009年的德爾波特羅、2014年的瓦林卡,他們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狀態低谷和起伏,就是因為“大滿貫冠軍光環”成為吸引仇恨的利器,比賽,也就成為另外一回事。
現在,輪到高文了。
對詹俊來說,他看得更加長遠一些。
他想要透過一場兩場或者一個賽事兩個賽事的表現,看看高文是否依舊保持平常心、是否依舊如同美網一般鬥志昂揚、是否在面臨困局的時候依舊能夠保持冷靜沉穩,這遠遠比一場兩場勝利更加重要。
顯然,高文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非受迫性失誤成為主角,這絕對不是高文的比賽方式,因為失誤滿天飛也就意味著,高文丟掉了比賽的控制。
如果是面對克耶高斯這樣主導進攻的球員,那麼非受迫性失誤是展開對抗的必經過程;但面對梅耶爾這樣發揮穩定的球員,非受迫性失誤就可能讓自己陷入被動。
第一盤搶七局大比分落敗,就是最直觀的結果。
他需要調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