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角。

錦織圭終究還是選擇了外角,壓制高文的正手,試圖從高文的正手位突破,哪怕最近兩週,高文的正手發揮格外出色。

時速173公里。

一發速度並不高,但錦織圭和高文不同,高文是有意為之,而錦織圭則是平均發球時速就一直不高。

卻見,高文一個大跨步就已經衝了出去,正手做出一個大回環的甩鞭式揮拍,身體完全綻放開來。

來了!

錦織圭目不轉睛地盯著高文的回球,連續小碎步調整,朝著自己的左側移動——

回球,在中路區域靠近反手位一些。

可以看得出來,高文試圖拉一拍直線,但因為揮拍時間不夠,整個動作沒有做完整,所以直線也就沒有完全捋直。

這也給了錦織圭足夠時間移動,雙手反拍早早做好引拍,準備進攻。

等等!

錦織圭的瞳孔收縮起來,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強烈上旋的旋轉,在落地之前就已經能夠看到炸開的絨毛,彷彿憤怒的小鳥一般。

球速,並不快,但旋轉特別強烈。

這就是高文正手大回環揮拍動作的擊球效果,儘管轉速比不上納達爾,但旋轉和落點的結合非常出色。

回球,落在深區,距離底線也就只有小半步而已。

落地反彈之後的躥升速度飛快,一個眨眼,就已經直接朝著錦織圭的臉部衝撞上來——

就是這個球。

今天比賽,從開場以來,高文的擊球就一直在變化。

要麼,就是底線深區強烈上旋,角度不一定會強行撕扯開,透過這樣的方式擠壓錦織圭的擊球動作。

要麼,就是淺區平擊球,但是角度會故意拉開,因為落地反彈高度有限,這也使得錦織圭沒有太多擊球空間。

整體來說,速度和力量都相對弱化,最主要就是打亂錦織圭搶上升點的節奏,一定程度上限制錦織圭借力打力的擊球,透過落點的變化結合旋轉製造出不同的回球效果,一直讓錦織圭處於一個別扭的位置。

錦織圭想要搶上升點,非常非常想要把速度搶起來,但每次擊球的效果都無法達到預期,擊球始終處於不舒服的位置,整個比賽節奏按照高文的想法慢了下來。

錦織圭不喜歡,非常非常不喜歡。

但錦織圭也不會一直被動挨打下去。

一蹬,一踏。

因為有著充足的時間,錦織圭往前上了一步,不僅沒有避讓,而且還主動迎前,搶了一個上升點:

以快制快。

在強烈上旋的旋轉完全釋放出來之前,在擊球點上升到自己肩膀之前,就已經搶先出手。

然後,雙手反拍快速刷起來,一個輕帶,就已經完成斜線擊球,儘可能將球速提起來,平擊過網。

一邊是高文試圖將比賽速度放慢下來,一邊則是錦織圭試圖將比賽速度提升起來。

而在室內硬地上,顯然錦織圭的擊球策略才是正確的,然後就可以看到球場另一側快速橫向狂奔的身影。

風馳電掣。

從移動速度和位置就能夠看得出來,高文已經提前預判到了錦織圭的擊球線路,前一拍接發球的動作結束之後,腳步就已經快速朝著反手位回防,所以在錦織圭擊球的時候,腳步就已經靠近中場位置了。

全力狂奔!

但是,高文的戰術真的那麼簡單嗎?在室內硬地將比賽節奏放慢下來?硬生生地把室內硬地當作紅土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