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有備而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道理來說,O2球場作為室內硬地,球速應該更快,但事實上,O2球場的球速比阿瑟阿什球場稍稍慢一些,只是彈跳高度也稍稍低一些,以至於O2球場對於控制力的要求更高,電光火石之間需要更加細膩也更加果決。
也正是因為如此,錦織圭在O2球場的前兩場比賽,搶點搶得都更兇,整個擊球節奏非常密集也非常快速,甚至冒著擊球質量下降、回球落點偏差的風險,儘可能地將整個節奏帶起來,如同龍捲風一般。
針對錦織圭,桑普拉斯和高文一起制定了戰術:
發球,減速減力,增加上旋,以接近紅土球場的發球,限制錦織圭的搶攻。
首先,錦織圭的個子比較矮,所以,一旦網球落地反彈之後的高度在肩膀以上,他的揮拍會非常難受。
其次,錦織圭的力量相對弱,主動發力的能力不夠,借力打力卻是爐火純青,面對大力發球他的表現反而更好。
再次,即使是面對費德勒,錦織圭搶發球也搶得非常兇,主要就是希望透過接發球的這一拍就把節奏帶起來。
於是,針對錦織圭量身打造的戰術,也就順勢出爐。
如果高文選擇內角或者外角的發球,那麼就減力減速,將上旋拉起來,迫使錦織圭在彆扭的位置接球,限制住錦織圭的搶發球。
如果高文選擇近身發球,那麼就加力提速,以平擊發球儘可能擠壓錦織圭的揮拍動作,迫使他無法展開反擊。
整個發球戰術,非常清晰也非常明確,然後伴隨著比賽的進行,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打亂錦織圭的戰術部署。
也許,高文並不是大炮球員,但很多人都忽略一點,其實高文的發球控制非常出色,旋轉、落點以及力量,花樣百出。
局點上的這一分,最具代表性。
二區,一發,外角。
時速170公里。
高文以控制和旋轉為主,落點特別淺,附著強烈上旋,落地之後高高彈跳起來,錦織圭的預判沒有到位,腳步稍稍慢了一些,雙手反拍勉強切了一拍回來。
錦織圭還是在試圖搶接發球,哪怕自己的擊球動作別扭,也竭盡全力平擊了一拍,然後儘可能地將回球落點控制在深區,冒著可能直接出界的風險,試圖抑制住高文的下一拍進攻銜接。
但對此,高文已經做好心理準備。
小碎步,連續小碎步調整。
眼花繚亂的腳步就如同凌波微步一般,而且最重要的是,高文稍稍側了半步,讓開位置,確保自己的正手能夠充分揮拍,準確預判到了錦織圭回球在中路的線路。
一側,一揮。
就在出手瞬間,身體前壓,腳步在往後,但身體順著揮拍動作一起壓上,用身體的力量完成推動,手腕朝著小斜線的方向輕輕一推。
快打,快彈。
幾乎就在腳邊擊打了一個反彈球,但擊球速度和銜接完全提升起來,網球就已經直接竄出去。
砰!
轉眼消失不見。
&ne”,輕鬆保發,僅僅耗時九十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