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實上,瓦林卡一直都是這樣,沉浸在自己思緒裡的時候就沒有表情,而沒有表情的時候就是天生臭臉,和心情好不好,沒有直接關係。

不過,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瓦林卡是一個慢熱的人,和陌生人搞好關係,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澱醞釀;再加上他平時走路來去如風,速度和頻率往往比常人快一些,所以往往他都是自己一個人來來去去。

瓦林卡的登場,瞬間點燃酒店大堂球迷們的狂熱,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果然!

緊接著就能夠看見費雷爾的身影。

本來,他和瓦林卡並駕齊驅,但抬頭看到眼前的球迷,腳步停頓了一下,下意識地定格,觀察四周,然後才邁開腳步,於是就拉開一段距離。

再是伯蒂奇、費德勒、穆雷幾位型男穿著西裝如同正在走伸展臺一般,有說有笑,錦織圭也就在他們身邊不遠處,稍稍拉開小半步的距離,卻也不遠,四個人並排進入酒店大堂,氣場強大,非常拉風。

落後兩步三步左右,德約科維奇手裡拿著一瓶礦泉水,慢慢悠悠的腳步,就好像遊客正在閒逛一般,不慌不忙地前進;路過費雷爾的時候,笑盈盈地打了一個招呼,費雷爾回過神來,兩個人就一起前行。

越過費雷爾的肩膀,就可以看到拉奧尼奇宛若烏龜拉磨一般,慢慢吞吞地前進,臉頰之上也沒有太多表情,看起來微微有些疲倦,然後抬起頭就注意到酒店大堂排列在兩側的球迷們,表情又有些羞澀。

穆雷似乎注意到了拉奧尼奇的“掉隊”,他和周圍幾個人打招呼了一聲,又重新回到門口,招呼了拉奧尼奇一聲。

拉奧尼奇小跑了兩步,追上穆雷,然後兩個人並肩而行。

簡簡單單的一幕,卻能夠看出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以及為人處事的個人風格,雖然說不上小團體什麼的,但年終總決賽頂尖八強球員之間,每個人的性格色彩卻展露無遺,親疏遠近也還是客觀存在的。

“啊!”

“啊啊啊!”

尖叫聲,並不洶湧,球迷們意識到這裡是酒店大堂,還有其他客人,所以呼喊聲都顯得剋制而隱忍,壓制在喉嚨裡窸窸窣窣地湧動著,但前呼後擁的喧鬧人群還是一窩蜂地衝上去,場面顯得非常壯觀。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酒店大堂久久等候的球迷,應該都是鐵桿,而且也都知道保持禮貌,所以秩序維持得不錯,並沒有出現什麼混亂擁擠的糟糕場面,酒店大堂的保安人員也只是在待機,並沒有上前。

想象一下,除了大滿貫之外,也就只有年終總決賽能夠享有如此待遇了,確確實實稱得上星光閃耀。

如果高文自己也是球迷,看到如此場面,應該很難保持冷靜。

每位球員身邊都三三兩兩圍繞著一些球迷,包括拉奧尼奇和錦織圭這兩位首次登上倫敦舞臺的新兵。

當然,三巨頭身邊還是最為擁擠,他們也早就習慣瞭如此場面,輕車熟路地面對球迷。

那麼,他們自己呢?

默默站在旁邊的高文和迪米特洛夫交換了一個眼神,看著高文聳起肩膀攤開雙手流露出滿臉無奈,迪米特洛夫也有樣學樣地做了同一個表情動作:

這算是差別待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