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霧都?

不,“霧都”已經是上個世紀對倫敦的刻板印象,早就是明日黃花,現在的倫敦已經成功擺脫工業煙塵的困擾。

然而,倫敦的冬天依舊是灰色的。

濛濛細雨如煙似霧地籠罩著城市,大片大片的灰色深淺不一地在視野裡蔓延開去, 就連紅色電話亭和紅色雙層公交也披上一層霧濛濛的淺灰色,整個世界瀰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潮溼和寒冷,彷彿骨子裡都能夠聽到水聲。

呼……

酒店大堂的旋轉門被推開,一陣狂風洶湧進來,混雜著水汽跌跌撞撞地衝進室內暖洋洋的空氣裡,不經意間就能夠看到門外拉近風衣匆匆而行的路人,被雨水打溼的風衣也難以分辨出是藍色還是黑色。

但轉眼, 旋轉門繼續前行,又將狂風暴雨阻攔在外, 酒店大堂重新恢復一派寧靜,蒙著一層淺淺的檸檬黃。

因為戶外的驚濤駭浪而讓人不由更加貪戀室內的風平浪靜。

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酒店大堂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的洶湧人群,粗粗一個橫掃就可以看到至少三十人以上,這與街道之上零零星星的人群形成鮮明對比,以至於剛剛進來的腳步也不由停頓了一下。

這個身影揹著大大的網球裝備包,穿著簡單的休閒運動裝扮,一件深藍色的帽T直接將帽子戴了起來,看不清楚臉部五官,只是隱約能夠從修長結實的身型感受到一股視覺層面的壓迫感。

他沒有過多停留,腳步稍稍一頓,朝著酒店前臺走去,耐心排隊等候片刻,就輪到他的順序。

“1414號房, 高。”

“對,我有十二把球拍需要穿線,麻煩你幫我預約一下,明天上午八點前可以前來領取嗎?”

職業球員的球拍, 拍線是每天每天都需要更換的。

因為拍線是具有磅數的,簡單來說,就是彈性的弧度,形成蹦床效應。

磅數越高,線床形變程度小,產生力量小,控制力更強。

磅數越低,線床型變程度大,產生力量大,控制力變弱。

同時,如果拍線拉得越緊,內部分子結構變化越快,效能維持越差,也就意味著拍線斷裂速度更快,訓練和比賽之中,更換球拍的頻率自然也會上升。

有些球員喜歡磅數高一些,有些球員則喜歡磅數低一些,這對於擊球手感的控制和調整都有影響。

嚴格來說,不僅僅是根據球員個人風格與喜好做調整,即使是同一個球員自己,在不同場地也會調整拍線磅數——

比如,紅土需要降低一些磅數,因為網球會沾上紅土,變重;而且,紅土場地球速慢回合數更多,降低磅數則能夠增加擊球力量。

同時,職業生涯的不同時期,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比賽風格也可能調整拍線的磅數,最主要是伴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球員可能會降低拍線磅數,一方面是維持擊球力量,另一方面則是降低身體損傷。

最有名的莫過於費德勒,他不僅調整拍線磅數,而且還曾經調整拍面大小。

整體而言,男子職業網壇的拍線平均磅數是54,分佈區間則從40到62都有:

費德勒是豎線48磅橫線45磅,拉奧尼奇是豎線44磅橫線46磅,錦織圭是豎線49磅橫線51磅,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