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鬥志昂揚(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盤和第二盤,根本就是兩回事,穆雷的表現判若兩人,傷愈復出之後的恢復依舊是任重道遠。
如果錦織圭想要考察一下德約科維奇的狀態,那麼第二盤是不具有參考價值的。
儘管如此,穆雷依舊憑藉著巴黎大師賽八強的成績,保持著自己的領先優勢,確保一個倫敦的席位。
至此,巴黎大師賽四強已經全部出爐。
上半區,“德約科維奇VS錦織圭”。
下半區,“拉奧尼奇VS高文”。
如此對決,有點意思。
回顧整個2014賽季的話,拉奧尼奇和高文無疑是兩位年輕風暴的代表——
拉奧尼奇是“90後”的領軍人物,第一位闖入世界排名前十、第二位闖入大滿貫四強、第一位躋身年終總決賽舞臺,一切的一切都能夠看到這位年輕小將強勢冒頭的聲勢,毫無疑問地扛起了新一代的大旗。
高文稍稍不同,如果說拉奧尼奇是一步一個腳印登上舞臺的,那麼高文就是橫空出世,一座美網冠軍獎盃,打破多少歷史、創造多少奇蹟,口口相傳,也正是因為他的壯舉,讓這個動盪賽季又增添一抹神奇色彩。
在“90後”的這一批球員裡,揚諾維茨、迪米特洛夫、蒂姆等等都值得矚目,但拉奧尼奇和高文則雙雙脫穎而出,成為目前的熱門話題,前者成名已久、後者驚世駭俗,那麼,到底誰才是當下的領軍人物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批年輕球員之中,彼此之間互相交手的次數並不多,沒有像四巨頭那樣頻頻碰面。
這也意味著,年輕球員還沒有全面崛起,在主要賽事裡的碰面機會還是太少太少,伴隨著他們的全面成長,交手次數應該會逐漸增多。
目前為止,拉奧尼奇只是和迪米特洛夫交手過,一勝兩負,其中就包括今年年初在澳網的四盤失利。
而高文則是全部空白。
就好像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一樣,同一個時代同一個批次的球員,如果能夠攜手登上巔峰,然後交手碰面的次數就會持續累積,也許,今年在巴黎大師賽,高文和拉奧尼奇的首次碰面就具有這樣的歷史意義?
種種,種種,這也使得巴黎大師賽的第一場半決賽,被賦予了更多意義,某種程度上,討論熱度也超過了另外一場半決賽,儘管德約科維奇的比賽被放在了第二場,但這場比賽的上座率依舊非常可觀。
即使是高文和拉奧尼奇自己,也充滿了期待。
感覺,有些特別也有些新奇。
球場之外,他們是朋友。
球場之上,他們是對手。
當比賽結束的時候,只有一個人能夠笑到最後,這也意味著,註定有人需要品嚐失利的苦澀。
但是,毫無保留地展現出自己當前的最好狀態,全力以赴、燃燒殆盡、不遺餘力,用一場最好的戰鬥來完成比賽,這才是對彼此最大的尊重和最高的讚譽,同時也是公平競賽的最好詮釋。
這一點,高文知道,拉奧尼奇也知道。
更何況,這是一場競爭決賽席位的對決,一場通往決賽的較量,每個人都應該全力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