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腦筋快轉(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文已經連續兩週參賽,並且在瓦倫西亞和巴黎背靠背殺入決賽,整個對抗強度和比賽適應程度都已經達到最佳了;然而,德約科維奇並非如此。
每位職業球員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客觀事實就是:比賽,是需要尋找狀態的。
包括自身狀態、擊球手感、比賽氛圍等等,最重要的就是比賽的一種緊繃感,透過日常訓練所無法感受到的壓力——
也就是比賽強度。
即使是四巨頭這樣的頂尖球員,也同樣需要適應時間。
德約科維奇在魔都之後就高掛免戰牌,疏遠賽場,而抵達巴黎之後,他一共打了四場比賽,但全部都沒有遭遇挑戰,除了在面對孟菲爾斯的時候打了一個搶七之外,其他比賽全部都是輕輕鬆鬆拿下。
未失一盤。
從積極角度來看,德約科維奇確實是手感火熱、勢不可擋。
從消極角度來看,德約科維奇沒有經受硬戰的考驗,久疏陣仗之後,關鍵時刻很難調動出自己的終極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對戰強度的差別。
越是頂尖球員,就越是需要經歷嚴峻挑戰,才能夠一步步逼出自己的最強表現,否則,面對普通對手,可能五成功力、七成功力就已經能夠輕鬆取勝,這也是大滿貫賽事為什麼越進入後半段越精彩的原因之一。
桑普拉斯清楚地知道,德約科維奇的個人能力多強,而且美網爆冷輸球之後,這次更是有備而來,比賽勢必非常非常困難。
所以,桑普拉斯為高文制定的策略就是,儘可能增加比賽難度,儘可能拉長比賽回合。
伴隨著時間的推進,這周還不曾面臨惡戰的德約科維奇,擊球能力必然出現波動,防守端應該沒有問題,但進攻端威力必然下降,只要能夠扛住德約科維奇的強有力衝擊,那麼高文就能夠尋覓到機會展開反擊。
從第一盤到第二盤的脈絡,就能夠看得出來,德約科維奇關鍵分的把握能力確實在緩緩出現下滑,整個擊球的質量也出現波動。
這也證明了桑普拉斯的猜測,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整個戰術策略的正確性。
然而,德約科維奇之所以是德約科維奇,就是因為他的強大控制力,即使站在懸崖邊上也依舊擁有一股韌勁,如同不倒翁一般,眼看著就要倒下了,卻總是能夠重新歸位,除非遇到一股摧毀性的力量。
第十一局,高文自己的發球局,就是稍稍有些急躁,結果就被德約科維奇逮住機會,完成致命破發。
再然後,賽點就出現了,而且還是連續兩個。
但高文的優點就在於,足夠冷靜,足夠堅韌,也足夠強大,面對賽點,也保持平常心,反而是將壓力推給德約科維奇,以至於世界第一的擊球稍稍保守,高文馬上抓住機會,連續兩分都完成了不可思議的擊球,追到平分。
德約科維奇也是血肉之軀,他也有自己的情緒,會煩躁會緊張會犯錯,現在,比賽就來到了關鍵時刻。
啪。啪。啪。
十四下。
德約科維奇整整拍了十四次球,然後抬起頭來,看了高文一眼,終於準備發球。
一區,內角。
砰!
高文雙腿一蹬,整個人就已經衝了出去,條件反射非常迅速,但球拍迎向網球的時候馬上就意識到不妙:
減力一發。
關鍵時刻,德約科維奇複製了高文在第二盤第一個發球局破發點上的發球,透過減力來打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