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 剎不住車(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改朝換代的浪潮已經來臨了呢?
對此,高文哭笑不得地表示:
你們確定詢問了正確的物件嗎?我只是一個剛剛進入職業網壇不到六個月的年輕人,你們確定這樣恰當嗎?
看著高文一副“寶寶什麼都不懂”的表情,記者們想要透過高文挑撥兩代球員之間矛盾的意圖沒有能夠奏效。
但這依舊不會影響記者們的熱情,問題依舊滔滔不絕地往外冒,以至於高文都要擔心拉奧尼奇那邊賽後新聞釋出會是否空場的程度。
“場下是朋友,場上是對手,勝負關係是否會影響到你們的友誼?”
“對於下一場比賽,你有什麼展望?”
“德約科維奇和錦織圭,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更加希望迎戰哪位對手?”
“請問一下,巴黎和紐約的情況有什麼不同?你對接下來的比賽又會做什麼特別準備?”
“稍後,你是否會觀看第二場半決賽?”
“昨天,你和米洛斯一起觀看了諾瓦克對陣安迪的比賽,請問你們是在偵查決賽的潛在對手嗎?”
“你認為自己決賽面對哪位球員的勝率更大一些?”
“如果能夠在巴黎奪冠,你是否會越發感受到缺席倫敦的遺憾和失落?”
下一個、下一個、再下一個……沒完沒了,問題似乎看不到盡頭。
嗡嗡嗡。
整個新聞釋出廳就好像充斥著十萬只蜜蜂一般,而且每隻蜜蜂都在辛勤勞動,沒有偷懶,持續不斷的聲響就這樣持續不斷地在耳膜之上洶湧翻滾,久而久之,耳鳴就如影隨形,整個世界都在天旋地轉。
即使高文今年目前為止也已經見過諸多大場面了,但還是被巴黎的洶湧熱潮驚嚇到了。
整個新聞釋出廳被擁擠得水洩不通?這不稀奇,基本操作而已。
真正驚人的是,提問環節整整持續了將三十五分鐘,但依舊沒有結束。
按照往常來說,二十分鐘的新聞釋出會就已經能夠用“漫長”來形容了。
一般的賽後新聞釋出會就是十分鐘上下,偶爾持續到十五分鐘,畢竟一場比賽能夠誕生的問題非常有限,而且一項賽事裡,每天都有比賽在更新,每場結束之後都有提問時間,哪裡來的那麼多焦點?
然而,“天時”,整個2014年的混亂和動盪;“地利”,巴黎就是通往倫敦前的最後一站賽事;“人和”,橫空出世的高文。
所有因素碰撞在一起,這才成就瞭如此盛況——
對於網球記者們來說,巴黎大師賽基本就相當於提前過年了。
雖然說兩週後的倫敦才是年度最後大戲,但單純從焦點、話題、噱頭等等來說,倫敦很難很難比得上巴黎,唯一焦點應該就是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的世界第一之爭。
也正是因為如此,記者們在巴黎煥發出難以想象的熱情,賽後新聞釋出會的狂潮幾乎就要剎不住車。
“炮竹聲聲辭舊歲,賓朋滿座笑開顏”。
這樣的表達方式粗粗聽起來有些荒唐,但細細想來卻是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