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爾特始終沒有開口,細細觀察著高文的表情,然後不動聲色地開口插話了一句,“皮特,高文應該猜到了。”

桑普拉斯停頓了一下,打量了高文一眼,可以明顯感覺到緊繃的肩膀線條越發緊繃起來,“你知道了?”

高文撇了撇嘴角,理所當然地說道,“又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皮特,我們都知道,可能性也就那麼幾個。”

“錦織圭贏球了,對吧?”

答案,就已經出來了——

賽事組織者和球員小夥伴們紛紛向高文表示鼓勵,其實更多是一種安慰與肯定,因為他們知道錦織圭贏球了。

這也意味著,即使高文在巴黎大師賽奪冠,他的冠軍積分也無法進入前八,宣告與年終總決賽無緣。

前腳,高文擊敗伯蒂奇,以無與倫比的表現贏得勝利,延續希望。

後腳,競爭對手同樣勝利,在齊頭並進的衝刺對決裡,搶先一步。

也許,這說不上從天堂到地獄,畢竟勝利依舊是勝利,巴黎大師賽八強也是值得歡呼慶祝的表現;但至少可以說是冰火雙重天,又甜又澀,一邊呼呼著勝利、一邊遺憾著錯過:

“失敗”,並不是因為自己錯過了機會,事實上,高文牢牢把握住了機會,從瓦倫西亞亞軍,到巴黎八強——並且還可能持續前進,在希望渺茫的情況下,高文始終緊咬牙關,跟上大部隊,爭取一線生機。

然而,對手的表現還是更加出色,穩紮穩打地把握住了機會,於是,高文就這樣“出局”。

其實,客觀來說,這遠遠稱不上“失敗”,畢竟高文只打了半個賽季而已,準確來說,沒有能夠趕上年終總決賽末班車才是符合常理的結果。

但見證了法拉盛神話,又見證高文在賽末階段一步一步恢復狀態找回競爭力,最後卻以這樣一種方式,猝不及防地結束,確實令人扼腕。

那麼,剛剛發生的一切,就全部能夠得到合理解釋了。

包括此時桑普拉斯和佩爾特欲言又止、一言難盡的表情。

高文的賽後新聞釋出會上,就有記者提到了錦織圭的比賽。

但那時候,錦織圭對陣菲洛佩茲的比賽還沒有結束,雙方在前兩盤戰成平局,決勝盤開局階段也依舊是平局,勝負難分。

所以,記者也只是試探了幾句,沒有能夠開啟局面,他們也就作罷。

一直到現在,聯絡上下文,答案,並沒有那麼困難:

比賽,應該結束了。

佩爾特能夠感受到高文投射過來的視線,雖然不想面對,但他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決勝盤,‘6:4’,錦織圭贏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幾個詞就已經能夠完成總結,陳述事實。

然而,隱藏在話語背後的錯雜情緒,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表達清楚的。

高文輕輕抬起下頜,流露出果不其然的神色,嘴角的笑容微微有些遺憾。

“雖然殘念,但還是需要恭喜錦織圭,這應該是亞洲第一位登上年終總決賽舞臺的男子球員吧。”

桑普拉斯,愣住了。

看著高文如此雲淡風輕地說出如此殘忍又如此遺憾的現實,桑普拉斯滿嘴都是苦澀。

“高文,其實,偶爾傷心一下失望一下,甚至是憤怒一下,也沒有關係,沒有必要總是如此大方如此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