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迪保持警覺,直接進入底線之內展開進攻。

但高文的聰明之處就在於, 他預料到了查迪咄咄逼人的聲勢, 切削切了一個強烈下旋,導致查迪在上步移動的時候, 重心不穩的情況下,很難完成膝蓋彎曲地下降動作,無形之中影響到查迪的進攻質量。

所以, 儘管查迪保持主動,連續三拍進攻密不透風,但銜接緊密的中場進攻,卻因為追求節奏的壓制,以至於角度始終沒有拉開,這也給予高文留下防守的空間,預判和控制都更加容易。

高文狼狽歸狼狽、被動歸被動,卻總是能夠穩穩當當地完成回球,而且旋轉的控制總是讓查迪非常難受。

查迪被困在中場位置,上步壓網前的話,擊球質量始終不夠,很有可能被穿越;退後到底線的話,累積優勢瞬間清零, 又回到起點。

兩難之間,查迪還是選擇強行上網。

此舉,也沒有逃脫高文的預料,甚至某種程度上是一個陷阱,一連串小碎步調整,早早抵達了自己的反手位,甚至還有時間觀察查迪在網前的站位。

防守之中,遊刃有餘。

然後,高文沒有按照常規地選擇穿越,而是信心滿滿地用雙手反拍挑一個超級上旋的高球,整個拋物線非常飽滿也非常充分,宛若圓月彎刀。

在室內硬地的環境裡,整個擊球節奏已經堪比乒乓球,一切反應都被壓縮,幾乎形成一種條件反射,自然而然擊球動作的弧度和頻率也會受到影響。

換而言之,在這裡,挑高球的動作很容易做不完整,以至於拋物線無法拉到理想狀態,稍稍不注意就被對手逮住,然後一拍高壓直接打死。

挑高球,非常冒險。

查迪也注意到高文的自信沉穩,連續小碎步後撤調整,準備以後仰投籃的方式完成高壓,但視線餘光一直在觀察高文的站位,忌憚高文的防守能力,希望自己能夠抓住高壓球的機會,一拍結束這一分。

然後——

下網。

這一分,結束倒是結束了,卻不是查迪希望的方式。

全場觀眾全部驚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查迪居然將這一拍高壓球直接砸下網,用如此糟糕的方式結束全場比賽。

顯而易見地,查迪手軟了。

在比賽收官階段,查迪越打越沒有信心,明明佔據主動卻不知道應該如何結束這一分,進攻端又處處忌憚高文的防守,防守端則時時刻刻注意高文的反擊而導致腳步不夠到位,全方位地丟掉注意力。

最後一分,稀裡糊塗地就丟掉了。

查迪,滿頭都是問號,完成最後一次擊球,看著眼前激盪起來的一片白色網浪,愣愣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球拍,翻來翻去,然後再翻來翻去,就好像球拍裡隱藏著機關一般,腦海一片空白,傻愣在原地:

從“5:4”領先迎來自己發球勝賽局的時刻,到底是怎麼發展到接下來四局僅僅只拿一分潰不成軍的?

輸掉比賽,糟糕透頂;但更糟糕的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輸掉比賽的!

而且明明比賽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進攻和防守的節奏也沒有變化,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事情就脫離掌控了呢?

查迪有十萬個為什麼想要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