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繳納學費(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前在美網,高文對陣德約科維奇之前,曾經詢問迪米特洛夫相關比賽感受,但競技體育是這樣一回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意見,終究只是參考意見,每個人的感受、每個人的體悟和感受、每個人的應對和反應,全部都是不同的。
更重要的是,每一場比賽也都是不同的,球場、觀眾、天氣、溫度、溼度以及個人狀態全部都包含在內。
最直觀的就是,德約科維奇的狀態相較於美網期間有著明顯提升,上週在帝都公開賽,他在決賽送蛋橫掃伯蒂奇登頂奪冠,展現出絕佳的競技狀態,顯然美網半決賽失利之後的三週,經過修生養息和狀態調整,德約科維奇已經做好角逐年終世界第一的準備。
這次在魔都,高文和蒂姆日常訓練的時候,也前後多次聊起德約科維奇的擊球,為蒂姆做好了心理準備。
但是,客觀來說,現在的蒂姆還是太年輕太青澀,遠遠沒有成熟,整個擊球的戰術體系也還沒有成型,盲目發力盲目擊球的回合太多,缺少一個清晰的戰術思想,技術層面和精神層面都還有成長空間。
而且,二十三歲的蒂姆,打法依舊是典型的紅土風格,並沒有根據硬地做調整,基本就是硬碰硬的一根筋作風,在美網能夠闖入第四輪,是自身硬實力的體現,也是籤運和狀態綜合的結果,並不意味著他擅長硬地。
在快速硬地上,面對攻防兩端保持平衡的德約科維奇,蒂姆確實很難開啟局面——
事實上,一直到2017年的法網,在自己最擅長的紅土賽場上,蒂姆才職業生涯首次擊敗德約科維奇,結束一波五連敗的頹勢。
那場勝利非常有趣,高文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那一年法網揭幕兩週前的羅馬大師賽上,德約科維奇和蒂姆在半決賽遭遇。
結果已經在紅土嶄露頭角的蒂姆,全場比賽只得到一局,被德約科維奇橫掃,“6:1”、“6:0”,差一點就吞下雙蛋黃,土崩瓦解的慘敗令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兩週後的法網,德約科維奇和蒂姆在八強戰遭遇,鑑於不久前的那場比賽,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德約科維奇能夠兵不血刃地取勝,然而結果又再次令人大跌眼鏡:
“7:6(5)”、“6:3”、“6:0”。
這次笑到最後的卻是蒂姆,而且還在第三盤送蛋成功,不僅為羅馬的失利完美復仇,而且職業生涯首次擊敗德約科維奇,並且職業生涯首次闖入大滿貫四強。
那場比賽,是蒂姆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在那之後,蒂姆和德約科維奇一共遭遇六次,蒂姆四勝兩負領先,而且,其中的兩場勝利來自硬地。
視線,重新回到眼前這場比賽上。
高文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站在原地,加入其他球員的行列,觀看頂尖高手的比賽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
首先必須承認,2014年的蒂姆,在力量和技術層面還是不夠成熟,還有成長空間,但他現在已經非常具有衝擊力。
但面對德約科維奇,衝擊力只是爭取勝利的要素之一,除非是像瓦林卡或者克耶高斯那樣,用蠻不講理的進攻持續不斷地全場狂轟亂炸,否則一般般的衝擊力是很難取勝的——
線路佈局和戰術組合,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德約科維奇的預判能力、佈局能力和對不同擊球的包裹能力,堪稱獨步天下,如果擊球線路無法打破慣性思維,很容易就會陷入德約科維奇覆蓋全場的包圍圈之中,然後就演變成為拼擊球質量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