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在職業生涯後期就被球迷們戲稱為“漏點天王”,因為在破發點上表現經常掉鏈子,無法根據自己的需求在關鍵時刻提升狀態,甚至有時候一場比賽錯過二十多個破發點結果丟掉勝利,這在費德勒巔峰時期是絕對不可能看到的。

可以這樣說,破發點關鍵分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當前實力的最好體現,畢竟,真正進入世界頂尖行列,前十名、前二十名的球員之間,勝負懸念往往就是取決於每一盤關鍵分的表現,勝負關係往往也就是一分兩分的落差而已。

從第一盤盤末到第二盤盤初,高文前後已經錯過了七個破發點,從這裡就能夠看出來,他距離美網的最佳狀態還是有一段明顯的距離——當然,約翰森的表現也非常出色;但高文自己的狀態有待提升和調整也是事實。

但是,真正的關鍵時刻,高文還是展現出了自己目前的實力底蘊。

第二盤依舊是約翰森率先發球,所以“4:4”平局之後,接下來就是約翰森的發球局,只要他能夠順利保發,那麼壓力就會全部推向高文,因為高文需要面對懸崖邊上非保不可的發球局。

然而,高文就是在這局發起強有力的攻擊,率先提升狀態,打破僵局,抓住約翰森擊球稍稍保守的機會,整個擊球質量和節奏全面提升,轉眼之間就已經取得了“15:40”的領先,拿到了連續兩個破發點。

並且,在第一個破發點上,高文從接發球環節就冒險搶攻——

這也是此前很少很少採用的戰術。

儘管在美網的時候,高文經常搶接發球,但進入亞洲賽季之後,因為自己手感平平,他在接發球的時候就往往保守了許多;只是偶爾作為突擊手段,搏殺一拍,重點不在於得分,而在於震懾對手。

此次也是如此,這一個破發點的接發球搶攻,主要是為了下一個破發點準備。

也正是因為心態放鬆,最終搶攻質量不錯,壓在約翰森的反手位靠腳邊的位置,約翰森剛剛結束髮球的腳步動作沒有來得及完全歸位,反手下意識地推擋了一拍,質量一般,這也給了高文進入底線之內銜接進攻的機會。

約翰森馬上就意識到情況不妙,第一反應就雙手緊握球拍,在原地持續跳躍,保持重心的活躍和輕盈,身體已經稍稍朝著反手位開始補防,但沒有輕舉妄動,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高文。

高文,腳步進入底線之內,稍稍讓開位置,雙手反拍已經做好進攻準備。

全場,空氣緊繃,不由自主就屏住呼吸。

約翰森渾身上下已經警鈴大作,肌肉緊繃到極致幾乎就要炸裂開來。

然而,高文卻是重重抬起、輕輕放下,雙手反拍在出手瞬間,由抽球改為切球,居然放了一個網前小球。

居然!

約翰森完完全全沒有預料到,腳步在橫向移動過程中,快速繞彎衝向網前,風馳電掣之間已經把速度調動到了極致,但啟動終究還是太遲,再加上移動本來就不是他的強項,全速狂奔也還是沒有能夠追上。

眼睜睜地看著網球在自己眼前兩跳、三跳、四跳……

約翰森滿臉鬱悶地抬頭望天,然後視線餘光偷偷瞥了高文一眼。

高文微微抬起下頜,注視著網球飛行的軌跡,微微撇了撇嘴巴,似乎對小球質量不滿意,如果不是約翰森的移動能力不夠,這次小球就明顯放得太長了,換作納達爾就直接追上,還能夠直接一拍打死。

約翰森似乎察覺到高文的不滿,胸口不由一窒:

他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