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納芙拉蒂諾娃登頂溫布林登混雙冠軍,成為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大滿貫冠軍;而就在前一年,2003年,布萊恩兄弟(BryanBrother)登頂法網,贏得他們的第一座大滿貫冠軍獎盃,開啟他們的傳奇之旅。

時代,迎來了改變。

毫不誇張地說,納芙拉蒂諾娃讓人們注意到了雙打賽場,而布萊恩兄弟則將雙打比賽提升到了全新層次,甚至是重新定義了網球雙打在普通觀眾腦海裡的印象。

有一說一,雙打比賽的精彩程度絕對不遜色於單打,展現的是另外一種形式另外一個層面的精彩。

以前在NCAA,高文就多次近距離感受到雙打比賽的魅力,但自己的專注力更多還是集中在單打賽場。

今天,親自登場完成雙打比賽,那種感受又是截然不同的,真正領略到雙打的獨特魅力,不僅僅是瞬息萬變,而且整個球場格局、比賽方式、對峙狀況全部都呈現出全新面貌,對網球進行不同角度的解讀。

笑容,完全綻放。

高文以網前截擊拿下賽點的時候,比起激動來說更多是一種純粹的喜悅和幸福,熙熙攘攘地充盈著整個胸膛,不同於單打勝利的釋放,雙打勝利更多就是一種享受。

然後,轉過身,高文就看向蒂姆,兩個人舉起拳頭,就好像“外星人ET”觸碰手指那樣互相撞拳一下,緊接著默契十足地跳躍起來,互相撞擊著肩膀,雙雙開懷大笑。

顯然,高文和蒂姆都有些不敢相信,短短磨合兩天,雙打訓練其實只有兩場訓練賽而已,又是面對今年的澳網冠軍,兩個人都沒有懷抱期待;卻沒有想到,比賽程序和結果都帶來驚喜,一切都是意外。

“你知道我們是怎麼贏球的嗎?”

“不,我還以為你有答案呢,你不是我們之間負責頭腦的那個嗎?”

“所以你是負責肌肉嗎?”

高文和蒂姆的一來一往,歡快地打趣著,一場內容豐富的精彩對決就是最大收穫,而勝利則是額外獎勵。

然後,兩個人稍稍收斂慶祝的情緒,站在網前等待著庫伯特和林德斯泰德,四個人分別握手錶示問候。

稍稍有些意外的是,庫伯特笑盈盈地恭喜了高文在法拉盛創造的奇蹟,“兄弟,你的表現鼓舞了許多人。”

高文非常意外,他還以為庫伯特只是客套——但場面客套話為什麼要說這些?

然後庫伯特又繼續說了下去。

“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這樣的勇氣和膽魄向大滿貫冠軍發起衝擊的,謝謝你激勵了我們這些普通球員,讓我們相信,競技體育還有更多可能。”

庫伯特的眼神閃爍著真誠的光芒,而話語背後的錯雜則讓高文隱隱感受到了更多情緒,高文一時半會也沒有想清楚,只是報以一個大大的笑容。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一句話就讓庫伯特也歡快地大笑起來——失利,無疑是苦澀的;但有時候,失利卻不見得就是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