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四巨頭首次缺席大滿貫決賽,結果就是由1995年出生的高文登頂奪冠,這又意味著什麼?

1990年以後出生的一代球員始終生活在四巨頭的陰影下,專業人士們苦苦等待著新生代能夠完成接班;但現在,更加年輕的高文就已經閃亮登場,成為1990年以後出生的球員之中第一位登頂大滿貫之人。

更何況,高文還打破桑普拉斯十九歲零一個月登頂美網的歷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美網男單冠軍。

這是否意味著,男子職業網壇將逐漸步入一個全新時代?高文是否能夠進一步攪局?其他年輕球員是否能夠從高文的奇蹟之中得到激勵?

特別是在冠軍頒獎儀式上,高文的那番感言,顯然是具有無與倫比分量的,對亞洲球員對年輕球員都是如此。

於是,媒體一個個都打了雞血般亢奮,沒有人能夠例外。

另外,還有人記得“洛杉磯時報”的那篇新聞報道嗎?

“外卡夢幻奇蹟,難道即將重演?”

當時,“洛杉磯時報”遭受到無數吐槽和嘲笑,普遍認為他們故意偏袒高文,就只是因為高文就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但短短三天之後,“洛杉磯時報”的大膽猜想就這樣成真了,然後文章就再次被網友們翻了出來——

神預言!

而這次,“洛杉磯時報”又再次撰寫了一篇專題報道,細細分析高文的未來:

“高文已經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男子網壇新偶像,商業價值即將迎來井噴之勢”。

文章表示,來自華夏、北美成長的高文,先天就擁有優勢;以黑馬姿態在首次大滿貫之旅就擊敗四巨頭之一的德約科維奇強勢登頂冠軍,點燃新生代球員的希望,1995年出生的年齡更是能夠為其他球員帶來信心。

同時,場下風趣幽默、場上冷靜霸氣的個人魅力更是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對於觀眾來說,他不僅僅是一個爆冷贏得冠軍的無名小卒,同時還是一個稜角分明、個性十足的網球球員,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畢竟,所有競技體育都是如此,只有當球員擁有成績之後,個性與稜角才能夠被看見;也只有當個性鮮明起來,球員的形象才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這,才是商業價值的起點。

否則,2003年,高迪奧爆冷登頂法網冠軍;2013年,巴托麗爆冷登頂溫網,他們卻沒有能夠創造更多商業價值,這又如何解釋呢?

在“洛杉磯時報”看來,高文已經具備了成為巨星的光環,雖然說他的未來還很長很長,美網冠軍只是一個起點,就好像2009年的美網冠軍德爾波特羅一樣;但方方面面的綜合因素來看,高文確實是“錢途無量”。

“也許,我們正在見證另外一個十億美元巨星的誕生,但,僅僅只是十億嗎?”

毫無疑問,“洛杉磯時報”再次對高文寄予厚望,字裡行間就能夠深深感受到他們對高文球場魅力的欣賞與肯定,並且殷切期待著高文的強勢崛起能夠為男子網壇的新老交替帶來一股新風,變得更加精彩。

對於外人來說,似乎無法理解“洛杉磯時報”的追捧;但是,細細想來,早就有跡可循,從NCAA的洛杉磯德比開始,他們也一路跟隨著見證著高文的成長與崛起。

其他媒體還在摸索調查高文的時候,“洛杉磯時報”已經提前一步嗅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蛛絲馬跡,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他們始終站在高文這一邊,並且在半決賽、決賽到來之前,就已經窺見天機。

這次,也同樣如此,那麼,“洛杉磯時報”的預測能夠演變成為現實嗎?畢竟,“十億巨星”在全球範圍的所有競技體育專案裡,也只有鳳毛麟角的少數幾個而已,而高文真的能夠加入這些巨星的行列嗎?

一點,一點,就能夠看到歐美媒體的瘋狂,全然不遜色亞洲媒體,然後全球就這樣全面點燃。

著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