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高文換皮了?”

“難道高文簽約耐克了?”

“等等,這是簽約贊助商的意思,還是高文自己的選擇?”

“估計高文只是想要換一個形象吧,反正之前耐克沒有贊助高文,高文的球鞋也是耐克的,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吧?”

“不對,不對不對,這絕對不是意外巧合。”

“哇塞,耐克悄無聲息就幹了一件大事呀。”

“艾特阿迪達斯,你們確定知道怎麼回事嗎?”

“沒有人注意到嗎?高文球衣的左袖口有一個標誌,看不清楚,但肯定有一個標誌,好像是戴著王冠的圖案。我覺得,這可能是耐克專門為高文定製的奪冠慶功款球衣。”

“夥計,厲害,這都看得見!”

汩汩。

汩汩。

第一時間,社交網路之上的討論就浩浩蕩蕩地傳播開來,似乎能夠感受到一股背後力量正在推動,整個討論熱度正在快速井噴,以每分鐘都在更新的姿態狂飆,然後“高文身穿全新球衣”的話題標籤就進熱搜了。

與此同時,魚缸直播間的對話也還在繼續。

克莉主動提起了球衣話題,但高文卻沒有正面回應,不僅沒有,而且還將右手食指放在唇瓣之上做了一個“噓”的手勢。

在克莉不解的目光之中,高文如此說到,“在公共電視臺,我們需要儘可能避免廣告植入。”

一秒,兩秒。

“哈哈”,克莉反應過來,直接就爽朗地大笑了起來,佩服高文的天馬行空,卻也佩服高文的睿智和高明。

如果,此時此刻高文順勢說,“我簽約了耐克”,那麼,轟動效果不錯是不錯,但廣告植入方式太過生硬,觀眾們很快就能夠明白,這應該是耐克精心策劃的活動,為高文簽約耐克宣傳造勢,那麼也就沒有新鮮感了。

“又是簽約”、“反正總是要籤一家的”、“只是簽約贊助品牌而已”、“又是廣告活動”、“如此宣傳有點無聊”等等觀點應該就會爭前恐後地冒出來了。

然而,高文沒有,不僅沒有正面宣傳,而且還主動迴避,以這樣一種打趣的方式,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那麼,網友們的好奇心就會不屈不饒地點燃起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高文簽約贊助商了還是高文自己的舉動?那是普通耐克球衣還是真的特別定製的球衣?耐克到底簽約高文了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呢?

討論,恐怕短時間內就不會停下來了。

克莉的眼底流露出一抹欣賞,“你是正確的,請原諒我欠缺考量,顯然,我今天有些失態。”

高文展露一個大大的笑容,“至少,你們今天都說對了我的名字,這就已經點亮我的一天了。”

機智!即使沒有主動提起“自我介紹”的梗,但觀看過美網的觀眾應該都能夠理解高文話語裡的打趣,然後笑容就爬上嘴角,就好像此時的勞爾和克莉一樣。

詹金斯站在攝像機後面,轉頭看向托比亞斯,滿眼都是驚訝和欣賞——

迴避正面談起品牌的事情,並不是他們的計劃,但高文有意識地迴避之後,詹金斯就和克莉一樣,馬上意識到了其中的高明之處。

如果不是節目正在直播的話,詹金斯想要為高文送上掌聲,發自真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