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濤不由在大腿上擦了擦掌心的汗水。

現場觀眾肯定也都是如此,前一分德約科維奇抓了一個二發回發球ACE,這次高文必然面臨更大的壓力,說不定德約科維奇就複製黏貼呢?

啪。啪。啪。

現場鋪天蓋地的呼喊聲終於停了下來,然後又陷入萬籟俱靜的死寂裡,彷彿全場兩萬五千名觀眾全部屏住呼吸,只有高文拍球的聲響在迴盪著。

啪。啪。啪。

高文拍球的時間稍稍有些長,似乎被德約科維奇傳染一般,以至於那種緊張到令人窒息的氣氛在面板表面蔓延開來,雞皮疙瘩紛紛開始往外冒。

然後,高文終於停止拍球——

拋球!蹬地!轉體!揮拍!

擊球!

轟。

網球,飛起來了,不僅沒有減速加保險,而且還冒險地複製了一個一發——

什麼?

高文這一球完全就當作一發在拼發球,在第二個賽點上,冒著兩次發球失誤導致雙誤的危險拼了一個二發!

這,這也太大膽了吧!

所有觀眾,不約而同地屏住呼吸,就連驚呼聲都直接吞嚥下去,被眼前的意外驚嚇住了。

滴!

球場角落的測速儀顯示出高文這一球的時速,120英里(194公里),甚至比第三盤第四盤的平均時速都要更快,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高文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拼了一個平擊發球!

喪心病狂。

那麼,角度呢?

近身壓正手。

明明前一分,德約科維奇才用正手回了一個制勝分,但現在高文居然連續第二次挑戰德約科維奇的正手,只是稍稍做出了一點點變化,如此選擇、如此策略、如此戰術,讓此時此刻正在觀看比賽的所有觀眾全部陷入呆滯。

萬萬沒有想到。

德約科維奇也同樣沒有想到,這應該是一個減力減速的二發,但高文的發球動作才結束,網球就已經躥到自己的鼻子前面,整個速度和節奏都打破了預想,哪怕是德約科維奇也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後仰後撤,上半身條件反射地做出反應,讓開空間,正手已經來不及揮拍,只能用小臂的快速揮動來帶動力量。

砰!

網球就已經撞擊在了球拍之上——

不要說第三盤第四盤了,其實全場比賽,高文的發球時速還是更多保持在111英里(180公里)到118英里(190公里)區間,以控制為主,此時此刻的突然提速讓德約科維奇的應對顯得有些慌亂生疏。

但是,德約科維奇依舊是德約科維奇,電光火石之間,手腕和手臂力量的包裹就這樣輕盈地將網球推了回去。

不過,德約科維奇沒有操之過急,馬上就展開反擊,而是將網球推了一箇中路深區,某種程度上限制住高文的下一拍進攻銜接,只要雙方能夠形成僵持回合球,那麼博弈就能夠展開,在措手不及情況下,這已經是德約科維奇的最好應對辦法了。

嗖!

下一秒,網球就已經拉拽出一道輕盈的拋物線,劃過天空,藍色與金色交織在一起的蒼穹勾勒出一道慵懶的弧線,越過球網之後就快速下墜,朝著底線深區的位置衝撞過去,肉眼還能夠看到劇烈的旋轉,宛若螺旋槳一般撲面而來。

衝!

躥!

轉!

整個球質帶來的巨大壓力以十倍速的方式朝著高文正面衝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