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盤,“0:3”,接下來是德約科維奇嘗試進一步擴大比分的發球局。

呼……

高文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其實體力極點已經差不多熬過去了,德約科維奇密不透風的擊球確實讓他非常難受,就好像被丟入甩幹機一樣,整個節奏和狀態都非常糟糕。

即使現在體力極點已經度過,但他的手感還是遲遲沒有找回來。

他需要一點時間,還有一點耐心。

不過,既然第三盤已經大部分落後,他也沒有必要揹著包袱,一局一局、一分一分來,反正追趕者和挑戰者的位置,他熟悉。

啪。啪。啪。

德約科維奇正在拍球,這次拍球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開始拋球了。

高文的視線緊緊盯著上升飛行的網球,在金色陽光裡旋轉著,然後輕輕踮起的腳步就已經朝著自己的正手位移動。

一區,近身正手。

德約科維奇是典型的底線球員,他的發球戰術組合裡,近身發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組成。

德約科維奇發球完畢之後的下一拍進攻欠缺破局的犀利,所以他發球的主旨並不是為自己的銜接進攻創造機會,而是為自己底線壓制和控制製造優勢。

所以,透過近身發球形成壓制,不僅能夠提升一發成功率製造壓迫感;而且還能夠根據自己的意圖完成佈局。

而且,德約科維奇的近身發球很有特點,普通球員都是讓網球儘可能靠近身體而迫使對手無法完整揮拍;但他往往是拉開一點點距離,讓對手移動完成接球,然而每次落點都發生細微的變化,以至於對手很難找到一個熟悉的擊球點,每次都需要不斷調整。

問題就在這裡,接發球的反應時間本來就不多,然後每次都需要調整,那麼就很煩人了。

可以說,回德約科維奇的發球並不困難,但想要回出質量就不容易了。

特別是在體力下降、手感冷卻的時候,那就更麻煩了。

此時,德約科維奇也是如此發球的。

但高文已經漸漸找回注意力,小碎步移動非常堅決,正手並沒有做大範圍引拍,只是依靠小臂揮動,在狹窄空間裡借力打力,也避免正手大幅度揮拍所帶來的不穩定性。

踏。踏。

一擠一推。

高文就已經將網球頂了回去。

質量一般般,重新回到球場中路,但至少落點壓得稍稍深了一些,而且確保在界內。

德約科維奇快速調整腳步,正手馬上搶了一個上升點,卷帶了一拍斜線對角進攻,瞬間就把拍與拍之間的節奏帶動起來。

不過,同樣都是搶上升點,德約科維奇和錦織圭的區別就在於落地反彈之後的飛行軌跡,錦織圭還是平擊球多一些,德約科維奇則習慣性地增加上旋保證自己對落點的控制。

此時,德約科維奇就要了一個底線大三角的死角落點。

儘管高文的腳步就在正手位,但德約科維奇的回球落點又深又刁,而且落地之後的反彈非常衝,在高文腳步拒絕後退的情況下,回球空間就沒有多少了。

同時,擊打反彈球、上升點的難度也明顯增加。

踏踏。

高文連續小碎步調整,早早引拍,看起來應該是準備全面發力,這也第一時間為德約科維奇敲響警鐘,腳步馬上就調整起來。

然而!

就在即將出手之前,高文改變握拍方式,由抽球改為切削,用正手切了一個網前小球,最重要的是卸力卸得非常輕巧。

嗖。

小球?

居然是網前小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