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魚躍衝頂的姿勢飛出去,雙手反拍再次演變成為單手握拍,身體舒展到極致,勉強用拍頭觸碰了一下網球,手腕柔軟輕盈地包裹網球,借力打力這項技術已經使用到出神入化,輕輕一點就已經完成回球。

蹭!

網球刷刷刷地揚起一個大弧線,高度看起來應該已經超過十米,恍惚之間已經陷入雲霄消失在那一片金色絢爛之中,以至於阿瑟阿什球場的所有驚呼聲全部被掐斷,就這樣目瞪口呆地仰頭盯著網球。

這廂,錦織圭已經放棄移動,腳步也沒有在原地跳躍,就好像徹底放棄擊球一般。

那廂,高文正在調整腳步準備第二次高壓,潛意識裡一直不斷提醒自己,錦織圭絕對不會輕易放棄擊球,但也因為錦織圭放棄移動而失去判斷的標準,他反而猜不透錦織圭到底會往哪裡移動。

此時,錦織圭站在中路靠反手的位置,看起來正手位的空檔稍稍大一些,但其實差別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而且,面對如此高壓球,如果擊打前場淺區,很有可能下網,因為網球飛行高度太高,重力加速度可能讓網球的擊球點更難琢磨,現在就只能依靠球感和手感來尋找擊球點了。

踏踏踏。

踏踏踏。

高文小碎步持續不斷地調整著,抬起眼睛就只能看到一片金色陽光,傍晚的夕陽正在熊熊燃燒著,差一點點就要找不到網球了。

找到了!

在一片絢爛之中,高文還是找到了網球,蹬地!跳躍!下壓!

轟!

網球就再次被狠狠砸了過去!

但這次高壓球處理就可以看出兩個細節,一個是體力下降,蹬地力量不夠充分;一個則是受到對手干擾,下壓力量明顯沒有發力充分,也就是說,高壓球還是稍稍收住了一些,沒有發全力發狠勁。

踏!

馬上就可以看到錦織圭第一時間啟動,證實了高文剛剛的想法:一切都只是煙霧彈,然後兩個大步就已經來到了反手位,卡住高壓球的位置。

高文壓了一個深區,但為了避免出界,沒有完全壓制下去,所以距離底線還有大概一米遠的空間。

錦織圭雙腳站穩,雙手反拍架起來,也沒有主動發力,而是以撞牆式的借力打力朝著網球迎面衝過去。

一蹬!一提!

錦織圭增加了大量的摩擦,避免網球直接如同高射炮一般飛向看臺,期待著激烈摩擦能夠讓網球在底線附近快速下墜,然後落在界內。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

才剛剛蹬地,下一秒網球就已經撞擊了回去。

赫!

伴隨著全場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媒體中心的解說員們也跟著一片驚歎——

“顯然,高文剛剛這一記高壓球有些手軟了,沒有完全發上力,居然被錦織圭接起來了……”

但是,真的如此嗎?高文在關鍵時刻手軟了嗎?

著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