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棋局博弈(第1/2頁)
章節報錯
“40:15”。
錦織圭率先拿到了局點。
“40:40”。
但是高文連追兩分形成平分。
“40:AD”。
“AD”代表“佔先(Advance)”,此時高文就再得一分拿到了破發點。
阿瑟阿什球場滿滿都是問號,明明高文看起來沒有進入狀態,整個擊球選擇荒腔走板,但為什麼現在卻是高文率先拿到破發點了?其中兩分都是錦織圭的失誤,難道說錦織圭迫不及待地兌現破發優勢,操之過急了?
阿加西卻隱隱看出些許門道,視線餘光瞥了一眼桑普拉斯。
桑普拉斯卻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展露一個微笑,“高文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又是什麼意思?
阿加西視線再次看向球場,看看高文在破發點上會如何選擇。
二區,近身壓正手。
面對破發點,錦織圭首次偷襲了一個近身發球,打破常規套路,出其不意地打破高文的預判。
果然!
高文預判錯誤,閃身接球的動作就沒有能夠第一時間啟動,腳步來不及移動調整,只有上半身後仰,正手別住身體位置快速頂了一拍,利用小臂支撐身體的動作形成一個穩定三角,強硬地將發球頂回去。
但控制還是稍稍差了一點。
網球弧線沒有能夠壓制,底線落點也壓得不夠深,於是錦織圭馬上就讓開位置,側身正手攻擊了一拍斜線,下一秒馬上就移動向自己的右側防守空擋,畢竟高文的反手直線確實令人忌憚。
但錦織圭側身正手的攻擊紮實歸紮實,卻缺少穿透力,比起克耶高斯和瓦林卡來說確實差了一個檔次,這也給予高文足夠時間完成擊球,反而是因為揮拍推送的動作習慣性地大一些而顯得不太穩定。
高文也知道自己需要適應錦織圭的擊球方式,所以沒有冒險變線,同樣擊打斜線。
然後?
然後高文和錦織圭就限制住對手的斜線線路,你一拍我一拍,兩個人都在改變擊球節奏,但線路始終固守斜線,兩個人透過手法的變化,節奏搶一拍慢一拍、發力一拍減一拍,看似簡單的重複路線擊球,兩位球員的注意力都非常專注。
就在此時,錦織圭率先變化——
反手切削砍了一拍,用一個怪異的手法切了一條直線,整個球速、旋轉、力量,全部都被顛覆重組。
而且,錦織圭最聰明的地方就是選擇了切削,雖然犧牲了力量和速度,卻保證了線路和落點的威脅。
這廂,馬上就可以看到高文全速奔跑橫向衝刺的身影,被錦織圭的率先突然變化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更糟糕的是,儘管速度不快,但落地之後也幾乎沒有什麼力量,反彈高度有限,即使高文順利趕到也已經沒有什麼擊球空間了。
顯而易見地,高文此時正手擊打一拍斜線是最好選擇,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還可以改變一些擊球手法擊打小斜線——但現在看起來應該是來不及了。
同時,高文在狂奔之中視線一瞥就能夠看到錦織圭朝著正手位快速移動補位的身影,這也說明了反手切削的目的不是得分,而是挖坑給高文跳,錦織圭只需要在斜線等待著就可以了。
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擊打直線回頭球,打亂錦織圭的計劃,但問題就在於,沒有擊球空間了,改變擊球線路是需要揮拍空間和拍頭收拍時間,否則直線就會收不進來,網球會落在雙打區內,也就是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