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亞洲對決(第2/2頁)
章節報錯
內容真的太少太少,不到一個巴掌的豆腐塊大小,即使想要深入分析也非常困難。
然而,也恰恰因為這樣鮮明的對比和巨大的落差,讓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亞洲對決充滿了未知的樂趣。
從紙面實力分析,高文自然是落下風的,但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面對男子單打籤表裡的任何一位球員,高文都是落下風的,然而高文卻一路過關斬將來到了八強階段,那麼又應該如何判斷分析呢?
錦織圭目前手感火熱,但高文目前也狀態正佳,所以,雙方的遭遇戰到底會呈現出一番什麼模樣什麼走勢,還是需要雙方上場比劃比劃才能夠知曉。
比賽開始,高文發球。
猜硬幣環節,錦織圭猜中了正面,但他選擇了背光一側的場地,自然而然高文就將率先發球。
一個選擇,能夠看出兩個訊號。
其一,錦織圭還是一如既往,他往往以接發球開場,因為他自己發球羸弱、也因為他習慣防守反擊。
其二,錦織圭考慮到了光線問題。
網球比賽儘可能避免光線和風向帶來的影響,每兩局就會更換一次場地,這也將環境影響儘可能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刺眼的陽光還是會產生直接影響。
此時,紐約當地時間下午三點,陽光正好,錦織圭選擇背光一側,高文則需要在面向陽光的情況下發球,在開場階段還沒有來得及進入狀態的時候,環境影響就會被進一步放大。
看得出來,錦織圭準備搶開場。
縱覽錦織圭的整個職業生涯,他能夠適應不同場地,但他表現最好的還是硬地,因為他就是在美國著名的波利泰尼網球學院成長起來的——這是全球最大的職業網球學院,沒有之一,這就是一所硬地網球學院。
所以,除了澳網之外,其實錦織圭成績最好的就是美網,2008年首次參賽就殺入第四輪,但過去四年表現非常不穩定,第三輪、第一輪、第三輪、第一輪,為什麼呢?
澳網和美網都是硬地,澳網場地主要材質是塑膠,算是慢速硬地;美網場地主要材質則是混凝土,算是快速硬地,主要區別就在於落地之後的彈跳高度——
整體來說,美網的回球,落地反彈高度相對低一些、反彈之後前衝速度快一些;同時,對於發球出色的球員更加有利一些。
美網的球場材質也就決定了,變數更多、掌控更難,競爭更加激烈,2009年,年僅二十歲的德爾波特羅就是在這片球場連續擊敗納達爾和費德勒贏得自己首座大滿貫冠軍獎盃,同時打破四巨頭的大滿貫壟斷。
從技戰術角度分析,美網場地更加適合錦織圭這樣搶上升點的風格,但前提是需要錦織圭保持絕對專注,時時刻刻運轉大腦;一旦思考速度沒有跟上,手感的偏差在錦織圭的風格上就容錯率非常低。
所以,錦織圭大滿貫最好成績和最差成績,全部都在美網。
今年,無疑正是錦織圭狀態最好的一年,從開場的選擇就能夠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信心,那是非常專注也非常投入的一種堅定。
還沒有開始擊球,高文腦海裡的警報就已經拉響。